浅谈网络化教学之优势
【摘要】网络化教学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热点,实行网络化教学,充分发挥人和设备的潜力与整体效能,改变了教育观念,优化了教学环境,丰富了教学手段,扩大了教育规模,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突破了时空限制,提高了教育水平,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提供了重要条件。
【关键词】网络化教学;教育观念;教学环境 一、网络化教学改变了教育观念
网络化教学是一种关于现代教育的思想方法,它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的教育形式,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网络资源丰富、信息容量大,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打破了课本的局限与教师思维定势的影响,引入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观察问题能力、思考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有所创新。
二、网络化教学优化了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活动是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在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进行,可以共享全球教育资源,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考试手段现代化以及教育管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的总体教育质量。传统教育由于时空条件限制,不可能充分享受这些良好的教育资源,而随着无障碍超时空信息交流的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提供的教育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都将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超文本、超媒体技术这种形式多样的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网络化教学的虚拟环境具有智能化、多媒体化、快捷化、超链化等特征,能使学习者感同身受客观真实世界无法观察的自然现象与事物变化过程,这是常规教育无法实现的。
三、网络化教学扩大了教育规模 网络教学不存在校界、区界,甚至国界,这有助于跨时空的资源共享。因此,面向全球的国际教育是网络教育的必然方向。运用网络教学的优点之一就是一个教师可以教数十、数百、数千、数万名学生,扩大了教育规模,加速了育发展,能够实现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终身化。因为广播教学、电视教学、卫星传播教学、网络教学可传向千家万户、学校、社会,节省了师资、设备和校舍,大大的扩大了教学规模。
四、网络化教学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创新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一切教学改革的目标。网络化教学就是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由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和技术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共享性,网络教学带来了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它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的转变。
五、网络化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
网络教学真正突破了学习时空的局限,其特点是信息资源永远开放;传播媒
介多向交流;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这恰恰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倡导,能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拓展教育或学习空间。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的开放性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学习方式的开放,二是信息源的开放。在网络教育时代,教育活动可以通过网络渗透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不必在规定的时间去特定的地点接受教育了,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教师、教材、教室和授课时间等,教学方式也将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转变为师生之间的自由互动,即由单向的信息传递变成双向和多向型的信息交流,教育方式趋向自由化。
六、网络化教学提高了教育水平 首先,网络时代的教育在认识上更加注重人才的自主发展能力,注重利用环境和能力创新素质,在人格上更加注重个性的多样化,注重树立符合网络时代的新道德观和价值观。另外,在网络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将由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和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学生也须具备创新精神,须具有识别、选择、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其次,网络教育强大的教育功能还可以带来思想观念的改变与提高,例如使人们树立全球理念、创新理念、效率理念、自由与平等以及合作精神,交往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在许多时候必须共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网络开发能力,掌握必要的开发工具,不断追踪学科最新发展方向,及时更新知识,改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网络化教学在教育和教学系统中已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之上,涉及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教学媒体诸多方面,是未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最优化活动的关键。因此,必须提高认识,树立全新的网络化教学观念,加速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蒯超英.学习策略[J].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