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检测论(再认)实验报告

一 引言 把被试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在一起,要求被试把两种材料区分开来,与一般再认发所不同的是信号检测论(SDT)用于再认实验时,把正确的反应分为“击中”和“正确拒斥”,把错误反应分为“漏报”和“虚报”。 SDT有两个重要独立指标,一个是d',它代表再认的水平,一般不受情绪、期望、动机等因素影响。d'愈大表示敏感性愈高,d'愈小表示敏感性愈低。d'=Z击中-Z虚惊,另一个是反应偏向之一的C值,即判断标准,C值高,表示被试判断标准严,反之则松,C=(I2-I1)/d'×Z正确拒斥+I1.(Z为低强度刺激时正确拒斥概率P=F4/(F3+F4))查转换表得到,I2为高强度刺激=1,I2为低强度刺激=0) 195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塔纳和斯怀茨首先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引进信号检测论,用于研究知觉过程,现已扩展到记忆、思维、个性等领域,最早把SDT用于再认实验的是Egar在1958年进行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心理学家杨志良德国人将信号检测论引入心理学研究中。在内隐记忆和内隐社会认知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二 、实验方法 1. 被试 被试1人 2. 仪器和材料 (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具体图形卡片32张,抽象图片卡片32张,词(汉字)卡片32张,32张图(词)中,新旧各16张,内容具有一定对称性。 -可编辑修改-

3. 程序 1) 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 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短时记忆的提取方式”,右边呈现实验说明。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 参数设置中选择具体图形或抽象图形,第一次指导语是: 下面将以此呈现多张图片,请你认真看,努力记住他们,但不作其它反应。当你明白了实验要求后,再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第二次指导语是: 下面将要呈现的图片中,有你刚才看到过的,也有没有看过的。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在图片出现后作出判断。若认为是看过的,请按“+”号键,未看过的请按“-”号键。实验要做很多次。按反应盒上任意键实验就继续。 3) 参数设置中选词(汉字),第一次指导语是: 下面将以此呈现多张汉字单词卡片,请你认真看,努力记住他们,但不作其它反应。当你明白了实验要求后,再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第二次指导语是: 下面将要呈现的汉字单词中,有你刚才看到过的,也有没有看过的。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在图片出现后作出判断。若认为是看过的,请按“+”号键,未看过的请按“-”号键。实验要做很多次。按反应盒上任意键实验就继续。 4) 无论选择何种材料,进入实验都是屏幕先一次呈现16张图片,被试只看并牢-可编辑修改-

记,不作反应。呈现完毕后出现指导语,告知被试下面将随机呈现32张图片,其中16张是前面见过的(即“旧”的),其余16张是未见过的(即“新”的)。被试要对图形(汉字单词)做出判断,认为旧的按“+”键,新的按“-”键。计算机记录反应时。 5) 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三、实验结果 1.根据实验结果分别统计出3种材料击中次数(f1)、漏报次数(f2)、虚报次数(f3)和正确否定次数(f4)并填入下面表中。 抽象图形 词 击中次数(f1) 漏报次数(f2) 虚报次数(f3) 正确否定次数(f4) 13 13 3 3 4 2 12 14 f1 f3 击中概率P(Y/SN)= f1 +f2 虚报概率= P(Y/N)= f3 +f4 注:由于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故只能对抽象图形和词两种材料进行实验,缺少抽象图形实验数据。 根据上表以及PZO转换表可求得2种材料的击中概率,虚报概率,d'值和β值。如下表: 项目 P 抽象图形 Z O y/SN 0.8125 0.877 0.2715 y/N 0.25 -0.674 0.3179 1.511 0.854 d' β -可编辑修改-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