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东田一小

一、模式背景: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改变广大教师的旧观念、旧思路,上学期,学校连续召开了两次全体教师会议,就课改的背景及意义向老师们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阐释,就模块教学思想进行了探讨和践行,同时我们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活动,对已往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查反思。

纵观我们的实际,事实上,许多课堂,教师基本上没有摆脱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一些老教师身上,体现更明显,因为它沿用多年,教学实施方便,便于控制课堂,因此,我们看到不只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认可了这种教法,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教师不教,学生是不可能学会的,于是,教师就成了课堂上必然的主宰者。而学生呢?他们也习惯了这种学法,形成一种思维定式,结果,不会主动学习,原本就有的创造力,就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中悄然泯灭了。

还原学生的生命本然,让他们富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就必须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他们。新课程强调: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现实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真正使教师树立起“为学而教”的思想,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益,结合教育局提出的模块教学思想及学生是主

体,教师是主导的二元论思想。联系我校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指导,师生共同活动、生生互动、合作完成学习目标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师生共同活动、生生互动、合作完成学习目标”方式,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为“以学生互助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这种互动,有知识层面的问答,更有思维之间的碰撞、自信心的提升,以及合作意识的形成。 二、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理论。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要求的核心,就是强调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去获得知识与能力。

2.教育学理论。当代教学论指出,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实际,为有效提高教与学的结合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思路,旨在让教师科学高效地施教,全体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学习进步,收获学习成功的乐趣。

3.心理学理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材的编写也是在引起学生产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诱导质疑,唤起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一个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既获得新知,又提高能力。

三、基本内涵

用“1235”可以把为“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进行概括,即:围绕“一个中心”、实现“二个追求”、落实“三维目标”和实施“五个环节”。

教学注重“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体现生本思想。 课堂教学“两个追求”:自主、高效。

教学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基本框架:

五个模块 具体内容 思想理念 明确目标模块—情趣导入、问题聚焦——-----------问题意识 生 自主学习模块—互助合作、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命 对话提升模块—汇报交流、点拨提升——-----------多元对话 教 收获整体模块—梳理巩固、归纳总结——-----------整体把握 育 学以致用模块—拓展延伸、内化提升——-----------学习实践

课堂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要树立“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坚持“自主、互动”,最终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要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生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使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合作互助,最终达到自主发展。

四、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才能,发展其个性;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发扬教学民主,还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