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地题目及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部分 (每题2分,共计20分) 1.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1.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这些分数是(C )。 A、 总体单位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变异

1.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1.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1.5.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 连续变量 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C.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1.6.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1.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1.8.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2.1.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 A、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不同

2.2.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B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2.3. 为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B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2.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2.5.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是(B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2.6.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

A、对某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2.7.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D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选取单位方式不同

1 / 19

3.1.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3.2.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3.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 )。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答案: 3.4、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的区别在于(A )。

A、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4.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B )。 A、质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4.2.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B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4.3.总量指标是用(A )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4.4.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B )。 A、5.5% B、5% C、115.5% D、15.5%

4.5.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4.6.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 )。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 D、变量值不同 4.7.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x? A、f B、

??xff?f的权数是(C )。

?f C、

?f D、x

4.8.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4.9.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C ) A、13%-11% B、113%÷111% C、(113%÷111%)-100% D、(111%÷113%)-100% 4.10.比较不同水平的总体的标志变动度,需要计算(C )。 A、平均差 B、标准差 C、标准差系数 D、全距 4.11.销售成本利润率指标属于(B )。

A、结构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2 / 19

4.12.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C )。 A.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5.1.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C )。 A、2倍 B、3倍 C、4倍 D、1/4倍

5.2.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每隔一小时抽10分钟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D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

A、缩小为原来的81.6%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5.4.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 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B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7.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 0 < r < 1 B. -1 < r < 1 C. -1 ≤ r ≤1 D. -1 ≤ r ≤0 7.2.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C ) 。

A.越接近于-1 B. 越接近于1 C. 越接近于0 D. 在0.5和0.8之间 7.3.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B )。 A.不相关 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复相关

7.4.现象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 D ) 。 A.越接近于0 B.越接近于1 C.越接近于-1 D.越接近于+1和-1 8.1.统计指数按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C )。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8.2.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B )。

3 / 1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