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3高考6年高考历史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备战2013高考历史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7 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的形成与发展

【2012高考】

(2011年全国卷文综18)1603年,以为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2011年北京市文综21)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145%,地租涨幅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项“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是在18世纪,②项工业革命也开始于18世纪;题中材料反映的16—17世纪英国物价涨幅远远超过工资及地租涨幅,正是英国从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中攫取大量金银后钱贱物贵的结果。

(2011年山东省文综15)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直到20世纪初(题中1913年),由于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差别,美国人均GDP应超过英国,应是曲线①;西、荷应低于英国,是曲线③、④;剩下只能是英国的曲线②。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答案】:选D得3分;选A得2分;选B得1分;选C得0分。 【解析】:选D准确地揭示了石油巨头洛克菲勒公司鲸吞全球石油暴利,并用助学美化自己、欺骗世人的本质;选A对这幅漫画本质的揭示不够完整;选B突出了这幅漫画的主体,但主题(主旨)表述错误;选C对这幅漫画的主体和主题的表述都错误。

【答案】: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生产集中,A、B项因果关系错;本题不涉及轻重工业比例,排除D项;只能选C项,其中“电力工业”是新兴工业。

(2011年上海市文综7)西亚某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6000~5100年前那里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人工灌溉工程等文明成就,该地区大致位于今天的 A.伊拉克 B.伊朗 C.埃及 D.印度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以前相对封闭、独立的几大文明区域,从题中表述,明确判断这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即A项所在地区。

(2011年上海市文综12)如图深色部分反映的是19世纪末某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分布情况。综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解析】:

(1)除材料一已经涉及到的政治结构(政治前提)之外,还要联系课本知识,指出英国工业的资金、劳动力、市场、技术等必备条件。

(2011年天津市文综历史13—(1)) 材料一

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6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