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同步检测(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人民版

专题同步检测——(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这说明( ) A.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 B.农村经济“左”倾错误严重 C.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 D.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

2、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3、1956年,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年和1954年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当时经济结构遭到破坏 B.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 C.“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4、作者在回忆拍摄《欢跃在早稻“卫星”上》照片时写道:“在群众的启发下,让四个活泼的孩子站在稻穗上跳动,以显示稻穗的厚和密并富有沙发似的弹力。”材料表明( ) A.人民公社化推动了农业大发展 B.照片因为造假而毫无史料价值 C.“大跃进”时期存在浮夸风盛行的事实 D.照片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真实史料

5、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C.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6、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

A.对内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包括( )

A.农村经济改革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8、下表为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表。据此可知( )

项目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1978 133.6 343.4 1995 1577.7 4283.0 2000 2253.4 6283.0 2008 4761.0 15781.0 2009 5153.0 17175.0 A.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B.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缩小 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9、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10、1984年,邓小平在与中央有关负责人谈话时说到:“农村政策很有效,农村状况确实很好,我们需继续采取措施,使形势更好……”。1990年,邓小平提出:“从长远的观点,农村要有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当的规模经营。”这表明邓小平主张( )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C.坚持家庭联产承包 D.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今的网络热词。其实早在1992年,我国就出现了一次以下海经商为特征的创业浪潮。当时出现创业浪潮的原因是( ) A.公私合营全面展开B.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向城市延伸 C.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12、易中天《中国梦》中说“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中国梦”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国家加强对经济的计划管控 ④加入WTO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