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读书笔记

《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读书笔记

哈耶克(1899-1992)是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 ,早期以研究货币和经济周期理论成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学者。他于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在政府干预、社会主义的经济后果及社会结构的发展三个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继承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以个人主义出发, 强调维护人的自主。这种自由包括政治自由,思想自由和经济自由。其中,经济自由是自由的基础。实现经济自由的途径是实行市场经济,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让人们在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因此,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由个人主义出发而形成的,能保证人的自由的“自然秩序”,是一种最符合人性的经济制度。这篇《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也满含着自由主义的味道。

文章分为七个部分,从建立一个合理的经济秩序的依据——知识说起,通过对具体情况的知识、数据以及科学知识的辨析引出价格机制,而后对价格机制的具体形成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说明每个人通过个体所掌握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所形成的价格体系是科学的。文章最后一部分对熊彼特的观点进行了抨击,也再次强调了:就算所有的知识为一个人所了解,由他决定出来的解决办法也是无效的。相反,我们必须通过只掌握部分知识的个人的相互作用去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忽视那些具体的不断改变的知识。

文章开头提出建立一个合理的经济秩序需要哪些条件?然后给出了答案:1、我们了解与经济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2、存在一个能够适用于所有人的已知的偏好体系,而我们对它有充分的了解;3、我们掌握现有生产、生活方式的全部知识。但显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换句话来说,如果我们能掌握现有方式的全部知识,那么建立一个合理的经济秩序就会很容易,然而经济运算所依赖的“数据”从未这样“赋予”一个能由此得出结的单一头脑,于是问题转变为如何利用分散在社会个体中的知识,其实这也是为后面引出价格机制伏笔。作者还批评了目前研究中频繁使用数学的方法,因为经济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不能用处理自然现象的习惯去处理社会问题。

第二部分作者就制定经济秩序和利用社会中分散的知识提出了三种制度的制定,即中央计划、自由竞争和垄断。这三种制度哪一种更好呢,在后面的部分

进行了解答。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每个人都掌握可以利用的独一无二的信息,而基于这种信息的决策只有由每个个人作出,或由他积极参与作出,这种信息才能被利用。这是因为制度的制定必须需要完整的信息的掌握,就不同种类的知识的重要性来说,若从中央计划出发,就需要一个由挑选的专家组成的权威机构,这个机构或者掌握有最好的知识(科学知识),但必然无法覆盖社会信息的全部。哈耶克肯定了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就社会中存在的对掌握具体知识的人的蔑视进行了批评。

第四部分作者解释了为什么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很重要。这是由于经济问题总是在变化的,即便有了现代生产的精细结构,在竞争行业中为保持成本不上升的努力也会对生产过程产生影响。企业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生产,而中央计划却很难有这样的灵活性。因此,好的计划依赖于对社会中分散的知识的利用,而利用这些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由掌握这些信息的个人来制定计划。

第五部分引出了价格体系,以及说明了为什么价格体系能够解决社会经济问题。这是由于最终的决策必须要由那些熟悉这些具体情况并直接了解有关变化以及立即可以弄到的应付这些变化的资源的人来作出,而中央机构和专家们却不懂得这些知识。但是价格却可以协调不同个人的单独行为。每个个体的视野结合起来就覆盖了整个市场,因此价格体系是有效的。

第六部分延续了第五部分的内容,进一步阐述了价格体系的形成机制及重要作用。作者称价格体系是一种“奇迹”, 是一种人类偶然发现的,未经理解而学会利用的体系。参与价格体系的个人只需要掌握很少信息便能采取正确的行动。这与古典自由放任主义所倡导的市场经济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不谋而合。

第七部分列述了目前社会对价格体系的看法。总体来说价格体系已为多数人所接受,即使有分歧也是方法论上的,而非政治上的。后半部分作者对熊彼特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批判:对消费物的估价不能被同时看作是生产方式的估价,因为生产方式还受生产要素的影响。只有所有这些事实同时为一个人所了解,才会必然地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答案。但正是由于这些事实不会同时为一个人所了解,实际问题就产生了,而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必须利用分散在许多人中间知识。我们不能驾驶经济学家知道所有的知识而掉入“数据”的陷阱,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不断

交流和获得知识的途径。

这篇文章以特定的各种具体知识为引,探讨了价格体系作为一种有效的调节经济行为的方式的重要性,有理有据,捍卫了市场经济的合理性,也是作者作为一位自由主义学者与以凯恩斯为主导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辩论的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