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养蚕经验交流会 (3) 苏教版

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目标】

1.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几次变化”。

2.画蚕一生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画出蚕一生的变化图,初步形成“变态”的概念。 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异同。引导孩子们发现,虽然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诸多差异,从而用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教学重点】

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 【教学难点】

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堂

1.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现在都长成什么样子了呀? 2.看起来同学们对蚕宝宝照顾的都非常好,老师相信这期间你们一定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板书课题)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吧。 二、成果展示

1.各小组派代表上来给我们讲诉这段时间的养蚕成果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拿图片演示。有的是蚕卵,那是交配后产下的;有的是蚕蛹被剪开后;有的是蚕蛾……)

三、结合自己的蚕宝宝日记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师:刚刚老师看到,你们展示的蚕宝宝都非常健康,这说明啊!同学们之前这一个月对蚕宝宝的照顾真的都非常细心,展示的都很好。那你们在精心照顾蚕宝宝的这一个月里有没有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呢?比如说······

(提示问题: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卵)颜色逐渐有什么变化?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 2.师:我们每个小组都记有自己的蚕宝宝日记的,对吧?现在啊,小组翻看自己组内的蚕宝宝日记,一起谈论一下,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整理出来。一会我们再请小组跟我们分享自己小组内记录的蚕宝宝的生长历程。

(预设学生行为,拿着自己小组记录的蚕宝宝日记本上台演示,讲诉养蚕过程中的发现和变化。)

四、结合老师的蚕宝宝日记及蚕一生的视频进行讲解,让学生学生归纳总结 1.师生总结重点记录,交流养蚕发现。

2.师:恩!同学们都讲的非常的棒,看来同学们小组合作做的非常非常 的好,那其实老师也跟 同学们一样,为自己养的蚕宝宝写了日记的,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老师写的是不是跟你们一样呢?(课件展示老师的养蚕日记。)

3.师:老师的日记记得怎么样?好,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蚕一生的生长历程,注意观察每一 个环节,看老师和你们是不是都记录了哦! (看总结视频)

4.评价各小组的记录,交流表现。 5.讨论。

6.师:(好,我们把蚕宝宝的整个过程都回顾了一遍,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和大家记得蚕宝宝日记,你们发现蚕的一生一共要经过几次变化?来,各小组一起讨论、总结一下。看看这几次变化里,蚕宝宝都是从什么变成什么?) 五、指导学生将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集体思考一下看哪个组能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跟我们说明蚕的一生变化呢?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并进行讲解。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六、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 1.引入“变态”概念,引出与蝴蝶的比较。

师:(大家都完成的非常棒,我们看看在蚕宝宝的一生中哪个过程是最有意思,最神奇的啊?) 预设回答:结茧之后变蛾的部分。

师:(对,老师也觉得这里最神奇,蚕宝宝会自己结个茧,然后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其实啊,这种变化过程在科学上我们叫做“变态”。) 2.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 (对照书上24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

3.讨论: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出示蚕蛾的细节图与蝴蝶的细节图给学生作比较)

4.小组讨论,进行比较。

5.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概念。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诸多差异,但身体都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背部都有两对翅膀,胸部都有三对足,从而用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生长过程:都要经历变态)

6.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 七、了解昆虫和人类的关系 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板书设计】

4.养蚕经验交流会

蚕的一生 变态昆虫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