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
作者:顾洪波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03期
摘要: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全过程,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带来的现金流出,使企业资金良性循环,是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质量,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2-0115-02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形成原因
(一)合同风险
合同是施工企业一切风险的源头。当前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和投标的激烈竞争,使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工程质量问题、工程款拖欠问题、材料价格问题等,都与合同履行不良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许多业主利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施工企业急于揽到工程任务的迫切心理,在签订合同时附加某些不平等条款,如要求施工企业垫付大量资金,收取工程保证金,有的项目甚至出现承接到手就意味着会发生亏损,致使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初期就处于不利状况,陷入合同陷阱,直接增大了财务风险系数。二是由于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未作充分的考虑,施工过程中往往临时提出设计图纸变更要求时,施工企业如果未及时对变更内容进行合同续订,往往导致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不明确,最终在结算价款和合同履行上引起纠纷,形成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风险。
(二)融资风险
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来源不外乎两种:一是所有者权益,二是借入资金。由于权益资金融资本较高,只能从银行借贷资金或向合作方融资,这就形成了企业的负债,并取得财务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杆利益,而同时随着国家一连串的加息政策出台,货款的资金成本压力更大,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也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不确定性的风险,可能无法达到资本保值、增值目标;同时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地域分散,资金的使用效应也基本上仅限于本项目部,没有统一集中管理,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有的项目从小团体利益出发,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效益,破坏了企业整体的资金平衡。
(三)工程款结算风险
建设方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有效履行合同,拖欠工程款,导致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应对日益增长的债权,这种巨额的债权,隐藏着严重的财务风险,直接影响企业资金链。特别是项目竣工后,由于工程设计变更没有及时批复,不能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直接造成财务结算滞后,不能及时收回工程款,增加项目的资金负担。同时延长了工程保修费用,从而使项目成本增大。而这对施工企业必须履行的到期债务产生了超常的资金压力及影响,对材料供应商、分包商、商业银行等债务产生财务支付风险。
(四)成本控制风险
由于项目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多,成本控制很难。如施工期间材料价格上涨,未预见的恶劣施工条件等。施工方案的不完善,则可能造成施工工期延长,投入的人、材、机相应增加,造成项目成本超预算。内控制度缺乏和管理粗放是项目亏损的重要原因,如材料采购未执行询价、招标、集体决策等管理程序,采购单价偏高;材料库存管理混乱,对生产班组和劳务队伍领料未执行限额领用,材料浪费、超耗得不到控制,甚至出现材料被盗、倒卖的现象;项目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超编,造成项目管理费用和人工费超支。
(五)税务风险
施工企业一般具有下设分支机构多,项目多,异地施工,工程分包等复杂的特点。这使得工程项目管理难度大,特别是异地工程完工进度情况难以掌握,收入确认不准确,有可能被有关税务机关查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