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期末复习指导()

操作系统(专科)期末复习要点解析

操作系统是中央电大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的必修课。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了解它是如何组织和运作的,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一、期末考试题型

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 22 分)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每小题3分,共18分)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简答题(3小题,共20分) 应用题(2小题,共20分) 考核方式:闭卷

二、各章考核知识点提示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2.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定义见2页,五大功能为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

文件管理和用户界面管理。

3. 操作系统的地位:是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

4. 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安装次序:先装操作系统,再安装其他应用软件 5.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发、共享、异步性 6. 识别分时系统、分时系统的特征

7. 认识UNIX操作系统的特征:多用户、分时操作系统;UNIX体系结构为层次结构

8. 系统调用的含义:是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内核外程序必须

经由系统调用才能获得操作系统的服务 第二章 进程管理

1. 引入进程概念的目的:描述程序并发执行时的动态特征 2. 进程和程序的关系:见41页,有4条区别

3. 进程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调度性、异步性、结构性 4. 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转换,熟练使用44页图2-6 5. 进程的组成:程序、数据集合和进程控制块(PCB) 6. 进程控制块的意义: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7. 临界区,进程进入临界区的调度原则:58-59页 8. 信号量及P(S)、V(S)的含义

9. 本章有应用题:进程状态转换、PV操作 第三章 处理机管理

1. 处理机调度的三级:高级调度(作业调度)、中级调度、低级调度(进程调度) 2. 作业调度与进程调度各自的主要功能 3. 作业调度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调度算法

4. UNIX系统进程调度的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轮转法

5. 本章有应用题:某种算法条件下,计算各个作业的周转时间和平均周转时间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1.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重定位、动态重定位的含义 2. 给出地址位数,求地址空间的大小

3. 采用紧缩法消除内存碎片的存储管理技术——可重定位分区法 4. 页表的作用: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映射 5. 分页、分段的含义,页和段的大小

6. 虚拟存储器是否无限大,受哪两方面限制 7. 虚拟存储器的特征,16个字 8. 虚拟存储器技术

9. 本章有应用题-求地址(逻辑、物理)、缺页中断次数 第五章 文件系统

1. UNIX系统的文件分类:普通文件、目录文件和特别文件 2. 文件系统的功能:145页

3. 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的含义:146页

4. 访问磁盘与磁带上文件的不同方式:随机访问和顺序访问 5. 索引文件含义:给出索引文件的描述,知道是在讲索引文件 6. 文件的绝对路径名和相对路径名

7. UNIX系统的目录结构——带链接的树形目录结构 8. 不同的目录结构对文件重名的影响:单级目录不可重名,二级目录不同文件主的文件可

以重名

9. 文件保护机制:166页,4点

10. UNIX系统的存取控制:会167页的例子 第六章 设备管理

1. 设备独立性:用户程序应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的性质 2. 通道:专门处理I/O的处理机,是硬件设备

3. 设备分配技术有独占分配、共享分配、虚拟分配。 4. SPOOLing系统的主要功能 5. 设备驱动程序:197页 第七章 中断和信号机构 1. 中断的概念

2. 中断处理一般分为中断响应和中断处理两个步骤,前者由硬件实施,后者由软件实施 第八章 死锁

1. 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资源有限且操作不当

2. 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互斥条件、不可抢占条件、占用且申请条件、循环等待条件 3. 两个进程争夺同一个资源不一定死锁

4. 如果资源分配图中存在环路,则系统不一定死锁 5. 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银行家算法

6. 解决死锁的三种方法:预防、避免、检测和恢复 第九章 现代操作系统技术与系统管理

1. 微内核操作系统中,进程只是资源分配的单位,不再是运行调度的单位 2. 进程与线程的关系为一个进程可拥有若干个线程

三、应用题解析

1. 某分时系统的进程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状态变化。

④ ③ 运行 等磁盘读文件 ⑤ ② ① 等待打

印机输 出结果 就绪进程队列 ⑥

试问:

(1)该系统采用的是哪一种进程调度算法? (2)写出图中所示的每一个状态变化的原因。 解:

(1)该分时系统采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是时间片轮转法。 (2)状态变化的原因如下:

① 时间片到,运行的进程排入就绪队列尾部; ② 进程被选中,变成运行态; ③ 等待磁盘读文件工作;

④ 运行的进程启动打印机,等待打印;

⑤ 磁盘传输信息结束,阻塞的进程排入就绪队列尾部; ⑥ 打印工作结束,阻塞的进程排入就绪队列尾部。

2.设A、B为两个并发进程,它们共享一个临界资源。其运行临界区的算法框图如图所示。判断此同步问题的算法是否正确?若有错,请指出错误原因并予以改正。

进程A 进程B

临界区代码CSa P(S1) V(S1) 临界区代码CSb P(S2) V(S2)

注:信号量S1、S2的初值均为0

解:这个算法不对。

因为A、B两个进程是并发的,它们共享一个临界资源,所以二者应互斥地使用该临界资源,在进入临界区时不存在A先B后的时序关系,而是哪个进程先到一步就先进入自己的临界区。

改正:

A、B两个进程应互斥地进入临界区。为此,设立一个信号量:互斥信号量mutex,其初值为1。算法框图如下图所示。

进程A 进程B

P(mutex) P(mutex) 临界区代码CSa 临界区代码CSb V(mutex) V(mutex)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