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思陇)经武鸣至隆安(那桐)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1 工程概况
拟建宾阳(思陇)经武鸣至隆安(那桐)公路位于南宁市宾阳县、武鸣县和隆安县内,公路等级由三级路、等外路改为二级公路,路线起点K0+000位于宾阳县思陇镇长塘附近G322国道K747+700处,与G322国道相接,公路沿线经过武鸣县天马圩、太平镇、双桥镇,隆安县丁当镇,终于隆安县那桐镇南(宁)百(色)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连线处。终点
桩号为K103+403,路线全长103.403km。
拟建项目永久征占地257.92hm2,临时占地10.55hm2,需拆迁建筑物10101m2。本项目总投资额66067.7348万元,自治区基本建设基金16516.9337万元,银行申请贷款49550.8011万元,本项目计划于2012年8月开工, 2015年8月交工,总施工期36个月。
1.1.1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一、现状评价
拟建公路无涉及旅游景点,在K13+400左侧120m处经过坛李塔,为县级文物保护单
位。
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拟建宾阳(思陇)经武鸣至隆安(那桐)公路是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中“横-9”苍梧至龙州(水口)路线的重要组成路段,是横向连接宾阳、武鸣、隆安三县的重要公路通道,是
云南与广西及广东等沿海通道联系的传统通道,是广州至昆明高速公路的辅道。 2、本公路与宾阳县思陇镇,武鸣县双桥镇、宁武镇和隆安县丁当镇总体规范相符,因
此,公路总体走向与当地规划和发展相协调。
3、本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南宁市县城的经济发展,优化群众出行线路、促进南宁市县城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南宁市县城旅游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提高宾阳县、武鸣县和隆安县未来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总之,本项目建设将大力推进社
会经济的发展。
4.拟建公路为旧路改扩建工程,推荐方案永久征地257.92hm2,全线共拆迁建筑物10101m2,涉及的拆迁户约106户,受影响人口约430人,房屋拆迁和居民的重新安置将给
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5.拟建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将影响沿线居民的出行,施工噪声及扬尘也会对居民的生
活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6、本公路经过的坛李塔属于武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未占用该文物单位。
三、主要减缓措施
1、根据国家和地方征地拆迁安置和占地补偿政策,制定合理的安置和补偿方案并予以
落实,可以将影响降至较低的水平。
2、对于沿河路段的填方一侧边坡来说,由于汇流面积的增大,在雨季期间更易给边坡造成冲蚀,从而可能造成泥沙被大量冲入河道。因此,施工期间必须对沿河路段的填方侧边坡采取有效的临时防护。方案拟在沿河路段的填方侧路肩边缘设置挡水土埂,沿路线纵向每隔50m在填方边坡上设置临时性边坡排水沟,水沟下方挖设临时沉砂池,防止坡面上冲蚀下来的土壤直接进入河道。在所有沿河路段的坡脚还应设置临时挡土墙(高1.0m),对坡脚
较松软的土体进行挡护。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用水需经沉砂池沉降后方可排放,防止泥沙直接进入水体 3、工程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古迹应立即停止土方挖掘工程,并上报文物部门,保护现场,待文物部门处理后再进行施工。在主管部门结束文物鉴定工作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前,
挖掘工程不得进行。
1.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一、现状评价
1、拟建项目位于古热带植物区;在植物亚区上位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与马来西亚亚区,以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为主,在植物地区上属于滇、黔、桂地区和北部湾地区,
以滇、黔、桂地区为主体。
评价区野生种子植物科的分布类型以热带亚洲分布为主,其次是热带亚洲-热带非洲分布,热带亚洲、热带非洲至热带大洋洲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无天然中国特有或孑遗科分布。 由于农业、人工林开发和利用,拟建项目沿线现已无原生植被分布,现有植被以栽培植被占主体,自然植被均为次生性,以针叶林和灌草丛主体。与同区域原生植被相比,植物区
系构成发生明显变化,栽培物种或归化种在个体数量上占优势。
自然植被参照《中国植被》中植被类型分类系统,评价区陆地植被中自然植被有植被型纲3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6个,主要群系有9个。评价区人工植被有植被型组4个,
主要群系有7个。
2、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发现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保护植物有樟
树约棵,任豆2棵,无名木,有古树20株。
3、评价区水域不涉及重要或保护鱼类的“三场”和洄游通道。无国家级重点保护鱼类、
广西重点保护鱼类和广西特有鱼类。
4、拟建公路经过广西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距离保护区边界约130m,不占用保
护区资源。
5、拟建公路涉及永久占用耕地140.82hm2,其中旱地91.69hm2、水田39.22hm2,但不
占用基本农田。
6、项目所在的百色市防城区属省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
(km2·a)。
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公路施工中永久性占地和临时用地,将对沿线的植被、农作物产生直接的破坏作用,从而使沿线的植被生物多样性降低。受破坏的植被有马尾松林、桉树林、铁芒萁灌草丛等,
受破坏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蔬菜等。
拟建公路全线永久征地257.92hm2,其中征占用林地0.8hm2。因此设计阶段应提前与林业部门沟通协商,核实好征地范围,办理拟建公路所占用林地的征占用手续。本公路不占
用生态公益林。
2、工程建成后,生物量减少1338.92t;但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工程涉及的河流没有保护鱼类产卵场和洄游通道,桥梁施工对局部水生环境的破坏,
但是不会对沿线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产生影响。
4、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宾阳(思陇)经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本项目拟设置取土场4处,永久弃渣场12处,临时堆土场10处、施工生产生活区
4处;弃渣场和临时堆土场选址合理。
自然恢复期
5、拟建公路工程共计扰动原地貌面积共计176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约99.42hm2。本项目背景流失总量1390t,预测流失总量34181t,新增流失总量32791t。
三、主要减缓措施
1、公路在经过农田路段应增加洒水频次,减少施工扬尘对农作物的影响。公路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将土石方堆放在基本农田内,以免压损农作物;设置路田分界墙,防止水土流失进入农田,对其造成破坏。施工废水应经沉淀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2、工程建设产生的悬浮物、生活污水及少量油类污染物,施工结束后,随着稀释和水
体的自净作用,水质逐渐改良,浮游生物可基本恢复到施工前的水平。
3、20株古树中有10离旧路较近,建议设计施工单位对于距离线路较近的古大树采用单幅加宽的方案;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用铁栅栏对进行临时保护,施工期间增加洒水频次。 4、应加强施工人员对公益林的保护意识,严禁乱砍滥伐;施工场地不应设置在公益林分布处;运输车辆应避免对公益林的压损;尽量减少对公益林的破坏,以做到最大程度地保
留现有生态公益林。 1.1.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一、现状评价
通过对思陇镇平安村小学、太平镇林圩村、双桥镇新闸村、宁武镇梁新小学、宁武镇新甫村和丁当镇东三村环境空气现状连续7日监测可见:思陇镇平安村小学、太平镇林圩村、双桥镇平陆小学、宁武镇梁新小学和丁当镇东三村的监测因子CO、NO2和TSP日均值、小时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宁武镇新甫村的CO、NO2和TSP日均值、小时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级标准。所有敏感
点达标率均为100%,监测时段内无超标情况,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二、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施工期
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TSP,建议在易扬尘的作业时段、作业环节采用洒水的方法减轻TSP污染,只要增加洒水次数,可大大减轻TSP的污染;同时拌和站设置处常年主导下
风向300m范围内不应有村屯分布。
2、营运期
项目营运远期,拟建公路经过广西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75+000~K79+800路段NO2、CO日均浓度及小时最大浓度值均可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
级标准要求,路侧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无超标情况。
普通路段评价区域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相应的标准要求。
三、主要减缓措施
1、土石方作业期间采用洒水方式减轻TSP污染;并采用先进施工设施,污染物可达标
排放。
2、拌和场应距离敏感点下风向300m以外。
1.1.4 声环境影响评价
一、现状评价
执行GB3096-2008标准的2类标准的各敏感点中,有3处敏感点出现轻微的噪声超标,分别为思陇镇平安村小学临路第一排夜间超标1.2dB(A),太平镇林圩村临路第一排昼间超标1.4dB(A)、夜间超标2.8dB(A),梁新幼儿园昼间超标1.4dB(A)、夜间超标0.1dB(A)。 另由噪声监测断面衰减情况可知,无声障阻碍的情况下,离公路红线距离40m以外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昼间标准,距离公路红线60m以外可以
达到GB3096-2008中的2类夜间标准。
总体而言,所监测的敏感点受现状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很小,拟建公路沿线普遍无噪声超标现象,在人口较多的村庄噪声稍微偏高;通过现场踏勘,除了交通噪声对环境产生影响外,
主要噪声源为居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噪声。
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施工期
1、在土石方施工阶段,单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最大在距声源30m以外可符合《建筑施
工场界噪声限值》75dB(A)限值,夜间在300m以外可满足55dB(A)标准限值。 2、昼间多种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噪声在距声源40m以外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75dB(A)限值;夜间在350m以外可满足55dB(A)标准限值。
3、施工机械昼间距离场界在40m以上、夜间在350m以上时,其场界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相关标准限值。如施工机械靠近场界进行施工,则其场界噪声将出现最
大的超标量,昼间超标15 dB(A),夜间超标35 dB(A)。
2、营运期
1、交通噪声最小达标距离预测
本公路营运远期,思陇——太平、太平——宁武、宁武——那桐3处路段的夜间交通噪声贡献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区标准的最小达标距离距公路中心线分别为54m、51m、49m;达到2类区标准的最小达标距离为距公路中心线75m、72m、
70m。
2、对拟建公路营运期沿线48个声环境敏感点预测可见:
按4a类、2类区标准评价的有20个,按2类区标准评价的有19个,学校8所,卫生
院1处。对K+C线方案(推荐方案)沿线声环境敏感点预测可见:
按4a类、2类标准进行评价:全线执行4a类、2类区标准的20个敏感点中,昼间噪声均达标,4a类夜间远期噪声超标值幅度在0.8~10.4dB(A),超标值最大的敏感点为富灵村;2
类夜间远期噪声超标值幅度在1.3~6.2dB(A),最大超标敏感点为。
按2类标准进行评价:全线执行2类区标准的19个敏感点中,昼间远期除了栏蒙屯超标1dB(A)、长地屯超标0.2dB(A)、永其村超标0.1dB(A)外,其余16个敏感点均达标;夜间
远期达标的有11个,其余8个敏感点夜间噪声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幅度为
1.1~7.4dB(A),超标值最大的敏感点为栏蒙屯。
学校及卫生所:全线涉及学校有8所,其中坛李小学远期夜间噪声超标2.9dB(A),螺山小学超标5.7dB(A),林琅小学超标9.6dB(A),平陆小学超标6.3dB(A),梁新幼儿园超标
7.8dB(A),其余学校噪声达标。 板潘卫生所噪声达标。 三、主要减缓措施
1、施工期需要重点考虑距离公路较近的村庄以及沿线所有学校的声环境影响及防护措
施,严禁在中午12:00~14:30和夜间22:00~次日凌晨6:00进行施工。
2、对沿线临路超标建筑换装通风式隔声窗、加筑围墙、加封隔音条等进行降噪,降噪
措施费用合计98.39万元。
3、沿线政府应做好公路沿线建筑的规划布局,根据噪声2类区达标距离预测结果,建议公路在思陇—太平、太平—宁武、宁武—那桐中心线两侧75m、72m、70m范围以内不宜新建学校、医院、敬老院、居民集中居住区等敏感建筑物。该范围内如要布置,则应做好墙体和窗户的降噪措施,以及合理设计建筑物结构,使其声环境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1.1.5 水环境影响评价
一、现状评价
公路沿线经过的回头江和武鸣河因为水量相对较大,河道相对较宽,现状水质pH值、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DO、NH3-N、石油类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要求,悬浮物监测指标达到SL63-9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那贵河、那方河、双桥河水量较少,河道较窄,且沿岸生活区较多,人口较密集, 8项监测指标中有7项达标,而BOD5的达标率分别为66.7%、33.3%和0%,存在轻微污染的现象,另外那贵江的氨氮有轻微超标,主要受思陇镇居民的生活影响。
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本公路起点段位于思陇镇一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二级陆域范围,公路营运后对保护
区范围具有不良影响。
本项目未在所有取水口汇水范围内设置取弃土场、临时堆土场或施工生产生活区等设
施。
3、本公路全线新建桥梁7座,其中:大桥1座(丁当大桥),中桥1座(天马中桥),小桥5座;拆后新建桥梁7座,皆为小桥。除了丁当大桥需设置水中2处桩基外,其余桥梁均无水中桩基。水中墩基施工的桥梁工程量较大、跨越的河流规模较大,对武鸣河水环境有
一定不良影响。
4、施工机械维修及跑冒滴漏产生含油污水,拌和站产生碱性废水,应采取本评价提出的防治措施,减小污染影响;施工生产生活区生活污水应设简易处理装置,不得直接排入水
体或水田,可就近排至旱地。
5、养护站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旱地的农灌系统,对周围水环境污染影响较小。
三、主要减缓措施
1、桥梁施工产生的垃圾及废物要及时清运,不得在河岸堆放,避免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造成水质污染。桥梁水中墩基施工应尽量避开汛期。
2、养护站、收费站、施工生产生活区、弃渣场、预制场、拌和场、堆料场等不得设置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区。
3、施工生产生活区废水和营运期养护站废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处理后就近排至旱地农灌系统。修建施工生产生活区和养护站时,应同时修建沟渠或管道使其排水通往旱地农灌系统;废水严禁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或水田,集中生活区的粪便可通过堆肥后用作农田肥料,严
禁不经处理任其漫流或排入河流。
4、拟建线路涉及输水管道的路段,施工中提前与乡镇政府进行协调,合理安排施工组织方式,避免路基开挖造成输水管道的破裂。在管道穿越路基的位置应设置涵洞通过。
1.1.6 危险品运输事故污染风险
公路建成后,所有跨河或跨沟的桥梁路段发生危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的概率最大处位于拟建的丁当大桥:2016年为0.0016次/年,2022年为0.002426次/年,2030年为0.003291次/年,其余桥梁路段发生危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的概率更低。沿江河路段,回头江发生危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的最大概率路段在K3+500~K7+800:2016年为0.047976次/年,2022年为0.071059次/年,2030年为0.09748次/年;武鸣河发生危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的最大概率路段在K69+900~K70+500:2016年为0.006006 次/年,2022年为0.008731次/年,2030年为0.011978次/年。总体来看,本公路沿线事故发生率不大;但事故一旦发生,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极大。
对从事危险品运输的人员与车辆,应严格执行有关危险品安全运输规定,并在敏感路段设立监控设施和警示牌,危险品运输车辆必须限速行驶,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行驶,从而避免危险品泄露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完善管理体系,配备应急设施,以
确保公路运行的事故风险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
1.2 环境保护投资及环境经济效益
本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投资约2285.9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3.46%,资金保证难度不大。项目直接经济效益到2030年总计为35198万元,费用为3747.8656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9.39:1(未计入无法估算的间接社会效益),其环境效益远大于环境损失。该项目建设还
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 评价总结论
宾阳(思陇)经武鸣至隆安(那桐)公路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工程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加强施工队伍的环境保护教育,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工程承包商在签订工程承接合同中应有明确的条款,对上述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的落
实予以承诺,并制定严格的违约处罚程序。
要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工作,落实定期和不定期的环境监测计划。
工程的环境监理单位应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工程监理合同及招标文件等编制环境监理方案,并严格按照制定
的环境监理方案实施监理工作。
评价认为本工程在落实工程设计拟定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本报告书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
策措施的情况下,可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较好的控制。
综上所述,宾阳(思陇)经武鸣至隆安(那桐)公路的建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是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