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现代商业如何完美地结合?

《孙子兵法》与现代商业如何完美地结合?

《孙子兵法》与现代商业如何完美地结合?

大约在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的公元前400年,齐国出现了一位将军——孙子。他为其君主赢得战争胜利的能力为他带来了声望和权力。

孙子为了将他在多年的战争中总结出的智慧传给后人,写了一本书,这就是《孙子兵法》,它成了中国的一部有关战略的经典名著。 在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就研究过《孙子兵法》,他正是运用这些原则才在约公元前200年第一次统一了中国。21个世纪之后,毛泽东运用《孙子兵法》在1949年打败了蒋介石和国民党人,重新统一了中国。

《孙子兵法》大约于公元760年被引入日本,日本的将军们很快将它奉为至宝。三个最著名的日本武士——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都精通《孙子兵法》,正是这些思想使得他们把日本从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在西方,《孙子兵法》于1772年首次出现在欧洲。鉴于拿破仑对一切

军事事物都有的浓厚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他很可能读过 《孙子兵法》并受到该书的影响。

《孙子兵法》里讨论的原则已经在各个时期被成功地应用在无数的战役中。成吉思汗、罗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许多重要战役、诺曼底登陆、古巴导弹危机、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给德国第六集团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在沙漠风暴行动中施瓦兹科普夫将军(H.Norman

Schwartzkopf)在攻击地点上对萨达姆?侯赛因的愚弄等都是《孙子兵法》原则的成功运用。

现在,《孙子兵法》的魅力早已经超出了军事领域而延伸到了工商业领域中,因为工商业的本质就是竞争,孙子的原则非常适合于这种竞争的商业环境。在美国和欧洲,《孙子兵法》在无数关于战略、组织和竞争的书籍中被广泛引用,其中的精彩字句被论述工商业问题的无数文章所摘录。

无数的CEO们运用这些原则使他们的公司走向了繁荣。经商和战争一样,都是建立在士气和装备基础之上的意志、活力和速度的竞争,都要高效率地、有效地使用稀缺资源,都是永恒的和不断变化的,全球的许多工商业人士都发现了孙子的教诲的价值。

遗憾的是,对于许多希望从孙子的战略原则中得到真知灼见的人们来说,除了阅读《孙子兵法》之外,没有别的途径;但是,要将孙子对军事行动的阐述直接应用到当今的企业中来,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孙子兵法》是根据军事主题来安排的,对于读者来说,要跨越古代战争和当今商业世界之间的鸿沟并非易事。许多人在做过这种尝试之后,发觉这个任务太容易令人知难而退了。因此,为了在现今商业世界和孙子的古代智慧之间提供一个更为直接的桥梁,我开始写作这本书。

第一章 不战而全胜——占领但不毁坏市场

随着冷战的结束,军事竞争逐渐减少,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家

之间、公司之间的经济竞争呈现出一派崭新而更加激烈的景象。全球竞争已经变得更加激烈,这使得各国领导人和企业领导人都明白,企业现在是“国之大事……存亡之道”。

现在全球的企业为自身生存和繁荣而竞争不断地发生着冲突。面对稀缺而昂贵的资源和不断变化的环境,竞争者不得不竭尽全力寻求哪怕极其微小的优势。与此同时,经营者和管理人员不得不应付涌向他们的来自市场调查和大众传媒的信息洪流;再加上咨询顾问们吵吵嚷嚷地要与企业签定咨询合同——他们试图推销的战略说不清是真正具有真知灼见,还是仅仅是最流行的管理时尚。其结果却往往不是清晰,而是混乱;不是平静,而是惊愕。这种情况,使得建立一种连贯的、富有内聚力的战略变得不是不可能,就是非常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深入理解企业竞争、生存和繁荣的哲学就变得十分重要。这种哲学要有整体上的综合性、全盘性,并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就是这个哲学。

企业就像国家一样,有其独一无二的历史和一系列的资产。但如何来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成功呢?西方的观点是,企业存在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给股东提供投资回报。与此相反,亚洲的观点是,企业存在首要目的是为了给企业的员工提供工作。尽管这两种观点不同,但两者之间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无论要达到哪种目标,企业都必须要生存和繁荣。因此,就像取得成功的国家一样,成功的企业是那些在开始时可能规模很小,但最终却能够达到长期的生存和繁荣的企业。 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是“以全争于天下”——占领你的市场,你必须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