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语文特级教师《阿房宫赋》课例的比较-最新教育文档

三位语文特级教师《阿房宫赋》课例的比较

王荣生教授曾提出“应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审视课堂教学,将关注的重点从‘怎么教’转向‘教什么’。”新课改的进行极大推动了语文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语文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但是,不管进行怎样的课程改革,“教什么”的问题依然是一线语文教师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有严格的理论依据,并不是随意确定的,语文教师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确定。在制订语文教学目标时,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要充分考虑到学情、文体、教材、教师自身,更要参照语文课程标准。

通过比较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主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是紧紧围绕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们的教学目标集中、明确,紧扣学情,意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展开的教学。并且三位特级教师都能够根据“赋”的文体特点来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注重教授给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综合教师、学情等多方面的因素,三位教师在主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也各有千秋。最突出的就是教学目标的输出方式不同。黄

玉峰和黄厚江老师的教学目标输出方式是隐性的,他们在课堂上并没有直接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是跟随教师们的巧妙设计,一步步实现教学目标,而白素云老师所呈现的教学目标是显性的,她在开课之时,就简单明了地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欣赏《阿房宫赋》的结构和语言之美。教学目标侧重点也不同。白素云老师从欣赏的角度出发,教学重点定位在赏结构、品语言上,意在提高高中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黄厚江老师将目标放在赋的理解和欣赏上,重点掌握“赋”的阅读方法;黄玉峰老师十分重视文言文的朗读教学,在不断的朗读中品味“赋”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王荣生先生曾经说过“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确定的教学内容关乎一堂课的成败。

(一)白素云:欣赏文本结构、语言,提高审美能力 白素云老师的这堂课是从欣赏的角度出发,整个教学由“赏结构”“品语言”“学写法”这三个审美环节构成。三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整体一局部一整体,避免了语文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法。

“赏结构”时,老师抛出三个大问题:作者在写阿旁宫时先、

后写了什么;前后有什么联系;从结构中能否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在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概括了文章的内容,进而总结出文章的三个层次。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各段文字的内在联系,结合“赋”的特点总结出文章前后是如何有机联系起来的。通过分析,学生明确一、二段引发第三段的议论,第四段则是以历史的眼光将史实与现实相结合,由此,学生轻松概括出文章结构严谨、巧妙的特点。

“品语言”时,白素云老师引导学生画出自认为精彩的句子,并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语句,师生共同欣赏。从“毕”到“一”体现出赋“跳跃”的特点;一“兀”一“出”涵盖甚广,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集中分析文中六句话,在老师的精心点拨下,总结出文中使用做多的一种写法是夸张,具有真实的表达效果;文章后半部分采用了议论的写法,形象生动、不干枯。 “学写法”时,将《阿房宫赋》和《过秦论》这两篇文章从内容和形式、材料的详略安排、艺术构思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出两篇文章都是借古讽今,均涉及相同的史料,并提出“爱民”“仁政”的主张,并且都使用了“赋”的写法。但是,《过秦论》中详写陈涉起义的这段史料来“言志”;《阿房宫赋》略写陈涉起义的史料,借助?S富的想象来“托物言志”。从这几方面进行比较,一方面能够看出《阿房宫赋》确实是一篇华美之作,另一方面旨在教给学生这篇文章的写法,当他们自己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以致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