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题库

3)不经重合闸的保护跳闸时,闭锁重合闸

4)在使用单相重合闸方式时,断路器三跳,用位置继电器触点闭锁重合闸,保护经综合重合闸三跳时,闭锁重合闸断路器气压或液压降低到不允许重合闸时,闭锁重合闸。

100.变压器差动保护在什么情况下使用BCH-1型差动继电器? 答: (1)采用BCH-2型差动继电器灵敏度不够时; (2)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差动保护;

(3)多侧电源的三绕组变压器的差动保护;

(4)同一电压侧经过两个断路器接到系统的变压器的差动保护。

101.新安装的差动保护在投运前应做那些试验? 答:1)必须进行带负荷测相位和差电压(或差电流),以检查电流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1) 在变压器充电时,将差动保护投入

(2)带负荷前将差动保护停用,测量各侧各相电流的有效值和相位 (3)测各相差电压(差电流)

2)变压器充电合闸5次,以检查差动保护躲励磁涌流的性能

102.保护装置调试的定值依据是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答:保护装置调试的定值,必须依据最新整定值通知单规定。调试保护装置的定值时先核对通知单与实际设备是否相符(包括互感器的接线、变比),及有无审核人签字。根据电话通知整定时,应在正式的运行记录簿上作电话记录,并在收到整定值通知单后,将试验报告与通知单逐条核对。

所有交流继电器的最后定值试验,必须在保护屏的端子排上通电进行。开始试验时,应先做好原定值试验,如发现与上次试验结果相差较大或与预期结果不符等任何细小问题时,应慎重对待,查找原因。在未得出结论前,不得草率处理。

103.励磁涌流有那些特点?

答:1)包含有很大成分的非周期分量,往往是涌流偏于时间轴一侧 2)包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分量,并以二次谐波为主 3)励磁涌流波形出现间断角

104.LFP-941型保护动作后应做那些工作?

答:1)先按屏上打印按钮,打印有关报告,包括定植、跳闸报告、自检报告、开关量状态等 2)录信号灯和管理板液晶显示的内容

3)进入打印子菜单,打印前几次有关的报告

105.在拆动二次线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拆动二次线时,必须做好记录;恢复时,应在记录本上注销。二次线改动较多时,应在每个线关拴牌。拆动或敷设二次电缆时,还应在电缆的首末端及其沿线的转弯处和交叉处拴牌。

106.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区别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主要区别是:

⑴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值均作往复性摆动,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突变的。此外,振荡时电流、电压值的变化速度较慢,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突然变化量很大。

⑵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随功角δ的变化而改变;而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基本不变的。

107.我国电力系统中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几种?

答: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三种:①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②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③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108.什么是消弧线圈的欠补偿、全补偿、过补偿?

答: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的目的是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使接地故障电流减少。通常这种补偿有三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即欠补偿、全补偿和过补偿。

⑴欠补偿。补偿后电感电流小于电容电流,或者说补偿的感抗ωL小于线路容抗1/3ωCo,电网以欠补偿的方式运行。

⑵过补偿。补偿后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或者说补偿的感抗ωL小于线路容抗1/3ωCo,电网以过补偿的方式运行。

⑶全补偿。补偿后电感电流等于电容电流,或者说补偿的感性ωL等于线路容抗1/3ωCo,电网以全补偿的方式运行。

109.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 答: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⑴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距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

⑵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容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110.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有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

111.继电器一般怎样分类?试分别进行说明。

答:⑴继电器按在继电保护中的作用,可分为测量继电器和辅助继电器两大类。

①测量继电器能直接反应电气量的变化,按所反应电气量的不同,又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频率继电器以及差动继电器等。

②辅助继电器可用来改进和完善保护的功能,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以及信号继电器等。

⑵继电器按结构形式分类,目前主要有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以及静态型。

112.试述电磁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按其结构型式可分为哪三种?

答:电磁型继电器一般由电磁铁、可动衔铁、线圈、触点、反作用弹簧和止挡等部件构成。线圈通过电流时所产生的磁通,经过铁芯、空气隙和衔铁构成闭合回路。衔铁在电磁场的作用下被磁化,因而产生电磁转矩,如电磁转矩大于反作用弹簧力矩及机械摩擦力时,则衔铁被吸向电磁铁磁极,使继电器触电闭合。

电磁型继电器按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螺管线圈式、吸引线圈式和转动舌片式有电流、电压继电器等。

113.采用逆变稳压电源的优点是什么?

答:电阻降压式稳压电路接线简单、调试方便,但在需要较大输出功率时,因大部分功率都损耗在降压电阻上,故效率太低。采用直流逆变换方式获得低电压,则能避免无谓的功率损耗,同时还可以便装置和外部电源隔离起来,大大提高了装置的抗干扰能力。

114.微机保护硬件系统通常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微机保护硬件系统包含以下四个部分:①数据处理单元,即微机主系统;②数据采集单元,即模拟量输入系统;③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即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④通信接口。

115.电压频率变换(VFC)型数据采集系统有哪些优点? 答:⑴分辨率高,电路简单。

⑵抗干扰能力强。积分特性本身具有一定的抑制干扰的能力;采用光电耦合器,使数据采集系统与CPU系统电气上完全隔离。

⑶与CPU的接口简单,VFC的工作根本不需CPU控制。 ⑷多个CPU可共享一套VFC,且接口简单。

116.微机保护硬件中RAM的作用是什么?

答:RAM常用于存放采样数据和计算的中间结果、标志字等信息,一般也同时存放微机保护的动作报告等内容。PAM的特点是对它进行读写操作非常方便,执行速度快,缺点是 5V工作电源消失后,其原有数据、报告等内容亦消失,所以RAM中不能存放定值等掉电不允许丢失的信息。

117微机保护硬件中E?PROM的作用是什么?

答:E?PROM(电可擦写的只读存储器)的特点是在5V工作电源下可重新写入新的内容,并且 5V工作电源消失后其内容不会丢失,所以 E?PROM常用于存放定值、重要参数等信息。E?PROM的缺点是写入一个字节较慢,一般写一个字节要花费几个毫秒,且每一片E?PROM芯片重复擦写的次数有一定限制,一般理论值为几万次左右。E?PROM有串行和并行两种形式。

118.哪些设备由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维护和检验? 答:下列设备由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维护和检验:

⑴继电保护装置:发电机、调相机、变压器、电动机、电抗器、电 力电容器、母线、线路等保护装置。

⑵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自动重合闸、备用设备及用电源自动投入装

置、强行励磁、强行减磁、发电机低频启动、水轮发电机自动自同期、按频率自动减负荷、故障录波器、振荡启动或预测(切负荷、切机、解列等)装置及其他保证系统稳定的自动装置等。 ⑶控制屏、中央信号屏与继电保护有关的继电器和元件。 ⑷连接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

⑸继电保护专用的高频通道设备回路。

119.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对运行环境有什么要求?

答: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室内月最大相对湿度不应超过75%,应防止

灰尘和不良气体侵入。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室内环境温度应在5-30℃范围内,若超过此范围应装设空调。

120.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检周期是怎样规定的?

答:新安装的保护装置1年内进行1次全部检验,以后每6年进行1次全部检验(220KV及以上电力系统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全部检验时间一般为2-4天);每1-2年进行1次部分检验(220KV及以上电力系统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部分检验时间一般为1-2天)。

121.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检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时,为防止损坏芯片应注意如下问题:

⑴微机继电保护屏(柜)应有良好可靠的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规定。用使用交流电源的电子仪器(如示波器、频率计等)测量电路参数时,电子仪器测量端子与电源测应绝缘良好,仪器外壳应与保护屏(柜)在同一点接地。

⑵检验中不宜用电烙铁,应使用专用电烙铁,并将电烙铁与保护屏(柜)在同一点接地。 ⑶用手接触芯片的管脚时,应有防止人身静电损坏集成电路芯片的措施。 ⑷只有断开直流电源后才允许插、拔插件。

⑸拔芯片应用专用起拔器,插入芯片应注意插入方向,插入芯片应经第二人检验确认无误后,方可通

电检验或使用。

⑹测量绝缘电阻时,应拔出装有集成电路芯片的插件(光耦及电源插件除外)。

122.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现场检验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现场检验应做以下几项内容: ⑴测量绝缘;

⑵检验逆变电源(拉合直流电流,直流电压缓慢下降时逆变电源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⑶检验固化的程序是否正确;

⑷检验数据采集系统的精度和平衡度; ⑸检验开关量输入和输出回路; ⑹检验定值单; ⑺整组检验;

⑻用一次电流及工作电压检验。

123.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

答:⑴主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⑵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可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两种。

①远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②近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

⑶辅助保护是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⑷异常运行保护是反应被保护电力设备或线路异常运行状态的保护。

124.什么情况下变压器应装设瓦斯保护?

答:0.8MVA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和0.4MVA及以上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当壳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瞬时动作于信号;当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带负荷调压的油侵式变压器的调压装置,亦应装设瓦斯保护。

125.什么工作填用第一种工作票?什么工作填用第二种工作票? 答:⑴下列情况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

①在压室遮栏内或与导电部分小于表2-2规定的安全距离进行继电器和仪表等的检查试验时,需将高压设备停电的;

②检查高压电动机和启动装置的继电器和仪表需将高压设备停电的。 ⑵下列情况应填用第二种工作票:

①一次电流继电器有特殊装置可以在运行中改变定值的;

②对于连于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并装在通道上或配电盘上的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可以不断开所保护的高压设备的。

126.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时,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答: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时,必须完成下列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⑴停电; ⑵验电;

⑶装设接地线;

⑷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上述措施由值班员执行。对于无经常值班人员的电气设备,由断开电源人执行,并应有监护人在场[两线一地制系统验电、装设接地线措施,由局(厂)自行规定]。

127.现场工作至少应有几人参加?工作负责人应负什么责任?

答:现场工作至少应有2人参加。工作负责人必须由经领导批准的

专业人员担任。工作负责人对工作前的准备、现场工作的安全、质量、进度和工作结束的交接负责全部责任。外单位参加工作的人员,不得担任工作负责人。

128.现场工作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或断路器跳闸时,应如何处理? 答: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凡遇到异常(如直流系统接地等)或断路

器跳闸时,不论与本身工作是否有关,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现状,待找出原因或确定与本工作无关后,方可继续工作,上述异常若为从事现场继电保护工作的人员造成,应立即通知运行人员,以便有效处理。

129.现场工作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现场工作前应做以下准备工作:

⑴了解工作地点一、二次设备运行情况,本工作与运行设备有无直接联系(如自投,联切等),与其他班组有无配合的工作;

⑵拟定工作重点项目及准备解决的缺陷和薄弱环节; ⑶工作人员明确分工并熟悉图纸及检验规程等有关资料;

⑷应具备与实际状况一致的图纸,上次检验的记录、最新整定通知单、检验规程、合格的仪器仪表、备品备件、工具和连接导线等。

130.在现场进行试验时,接线前应注意什么?

答:在进行试验接线前,应了解试验电源的容量和接线方式;配备

适当的熔断器,特别要防止总电源熔断器越级熔断;试验用刀闸必须带罩,禁止从运行设备虐直接取得试验电源。在试验接线工作完毕后,必须经第二人检查,方可通电。

131.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答:在带电手工艺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虐工作时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⑴严禁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

⑵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必须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线,短路应妥善可靠,严禁用导线缠绕。

⑶严禁在电流互感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⑷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不得将回路手工艺永久接地点断轧;

⑸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

132.现场试验工作结束前应做哪些工作? 答:现场试验工作结束前应做下述工作:

⑴工作负责人应会同工作人员检查试验记录有无漏试项目,整定值

是否与定值通知单相符,试验结论、数据是否完整正确。经检查无误后,才能拆除试验接线。

⑵复查临时接线是否全部拆除,拆下的线头是否全部接好,图纸是否与实际接线相符,标志是否正确完备等。

133.继电保护现场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继电保护现场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有如下四种表现: ⑴不履行工作票手续即行工作;

⑵不认真履行现场继电保护工作安全措施票; ⑶监护人不到位或失去监护;

⑷现场标示牌不全,走错屏位(间隔)。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