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完成时间、安全、环保)保障措施及方案

1)一般规定

① 现场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

② 配电箱设置总开关,同时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 ③ 照明与动力用电分开,插座上标明设备使用名称。

④ 电缆线及支线架空或埋地,架空敷设必须采用绝缘子,不得直接绑扎在金属构架上,严禁用金属裸线绑扎。

⑤ 移动电箱内动力与照明分箱设置。

⑥ 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设施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电线电气设备设施有专业电工经常检查整理,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⑦ 凡是触及或接近带电体的地方,均采取绝缘保护以及保护安全距离等措施。

⑧ 电力线和设备选型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载流量。

⑨ 所有电气设备和金属外壳具备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所有的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装置有效的二级漏电保护开关。

⑩ 经常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未经考核合格的电工、机工和其它人员一律不准上岗作业。 4.1.2 施工安全防护

1、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令人管理。 2、高空作业

施工作业搭设的扶梯、工作台、脚手架、护身栏、安全网等,必须牢固可靠,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水闸启闭设施的改造和安装,作业人员必须有安全保护措施才能进行高空作业。 3、清淤工程的安全措施

本项目七个处理站点所在河道的特殊性,挖机展位平台受限制,施工

困难安全隐患较大。按照先上游后下游,先中央后两侧的顺序施工。首先在河道淤泥外边一侧挖一条纵向排水沟使河水归槽。用土方堆在槽边形成

土埂,使少量的河水通过水槽排水。在疏掏时分别自上而下或自下向上依次清理。

4、设备安装的安全措施

施工机械、特种车辆等设备进场前,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状态检查,经矿主管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操作。施工人员不得站在起吊设备下方,必须保持着安全距离。

4.1.3消防措施

1)现场组建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防火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员。 2)层层签订消防责任书,把消防责任书落实到重点防火班组、重点工作岗位。

3)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统一由消防干部负责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临警好用,并做好书面记录。

4)划分动火区域,现场的动火作业执行审批制度,并明确一、二、三级动火作业手续,落实好防火监护人员。

5)电焊工在动用明火时随身带好“二证”(电焊工操作证、动火许可证),“一器”(消防灭火机)、“一监护”(监护人职责交底书)。

6)气割作业场所清除易燃物品,乙炔气和氧气存放距离不小于2米,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少于5米。

4.2安全生产培训及教育

1)安全教育的内容

① 安全思想意识教育。就是通过说教训,清除人们头脑中那些不正确判断思想,而灌输新的正确思想、愿望和安全行动,树立人们的安全意识。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教育,并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全体职工掌握、了解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内涵,并得以贯彻落实、执行,安全生产才有保证。

② 劳动纪律教育。主要是使全体职工懂得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对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劳动纪律教育,不仅是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合理组织劳动,提高劳

动生产效率的重要条件,也是减少或避免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多年实践证明,重视纪律教育,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就有保证,反之安全生产就难以实现。

③ 安全知识教育。主要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一般安全常识、专业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要掌握安全知识,就必须同时掌握相应的生产技术知识,了解单位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技术过程、作业方法或工艺流程,与生产技术过程和作业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机具、设备的构造质量、规格性能、操作技能和使用方法,还要使职工了解掌握本单位危险作业区域及其生产中使用的有毒有害原材料,可能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防护常识和消防规章制度、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伤亡事故报告方法等。

④ 专业安全技术教育。是指对某一工种的岗位职工,必须具备的专业安全知识专门教育。使岗位职工熟悉了解掌握单位根据有关专业制定各种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⑤ 安全技能教育。主要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安全防护技能、安全避险技能、安全救护技能、安全应急技能技术知识的教育。这种教育以班组为基础,依赖有优秀技能经验的实践者做监督的保证。

2)安全教育形式

为了适应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我们采取的安全教育形式是:

① 项目经理必须经过相关安全培训中心安全培训,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被聘为项目经理岗位。

② 施工队长、班组长是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有全面的安全管理责任。按规定,对这一级的管理人员由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或总工程师负责,安监部门配合,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担任公司的经理或班组长。

③ 三级安全教育: a.入场教育:

新工人入场后,由项目部质安负责,质量安全部安监人员进行讲解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及水电施工建设的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讲解劳动保护的意义、任务和安全生产有关要求。介绍本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企业施工特点、机械设备状况(机械性能、作用、注意事项)和生产危险要害部位。介绍一般安全生产防护知识、用电、起重、架设等其他作业常识。介绍本企业安全组织机构,结合同行业常见事故案例进行分析,阐明事故原因及事故处理程序,最后提出具体要求然后进行方针、政策、法规、制度规定等安全知识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先不予安排工作岗位,待补考及格后,登记册存档保存。

b.施工队生产特点、作业内容不同,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结合各队具体生产特点进行教育。重点讲解本队生产特点、性质、生产方式、人员组成,安全活动情况和作业中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和维护保养。生产作业中常见的事故原因和采取的避险措施以及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经验。还要讲解,本队的施工任务、消防、用电安全知识等。使新职工对本队安全生产内容及重要性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较深的印象,然后再分配到生产作业班组的具体岗位。

c.岗位教育。

新工人入场及新调转工作的工人,由于作业环境和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为了使这部分人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必须进行岗位教育。岗位教育着重讲解:第一,本班组安全生产概况、工作性质及职责范围;第二,新入场工人和新换岗工人要从事的生产作业性质、必要的安全知识以及班组岗位所使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及其它安全防护措施的性能和作用、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等;第三,本岗位安全技能训练;第四,作业场地具体地点、环境保护、清洁卫生、防火安全知识;第五,讲清楚容易发生事故或有毒有害危险区域;第六,讲解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穿戴和保管使用方法。

岗位教育方法:一般采用“以老带新”或“师徒包教包学”“订立包教合同”使新工人按规定掌握生产技术知识,熟悉作业环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3) 复工和“五新“安全教育

① 职工因某种原因休假后重新返岗,休假期间可能因各种因素造成情绪上的波动、身体的疲乏、思想麻痹、精力分散,复工返岗后容易因意志失控或心境不稳定而产生不安全行为,针对休假的类别进行复工教育。教育时结合复

工者的具体情况可进行重温本工种安全 技术操作规程、熟悉机械设备性能等做到有的放矢。

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施工过程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日益得到广泛利用。由于“五新”作业未知因素多,人们对“五新”的危险因素了解得少,缺乏操作知识和经验,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必须对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一般可采取下列办法进行教育:第一,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危险因素,收集有关安全资料;第二,确定主要危害,针对具体情况加强劳动保护和改善作业环境;第三,通过对“五新”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各种不利因素予以评估,在充分研究试验的基础上,制订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再对操作者和有关人员进行专业教育和训练。经严格考试合格后,才允许使用或操作。 4) 特种做业安全技术教育 专门培训和教育,的作业,如电气、电焊、起重作业等。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必须经过证者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是指对操作者本人,经过地方劳动部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后,尤其对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发给安全操作许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