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康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小康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作者:蒋若凡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3期

摘要: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部分大学生艰苦奋斗观念淡薄,追求奢华之风有所抬头的现状,论证了当代大学生,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分析了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探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小康社会;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3-0243-02

一、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及博大的精神。古往今来,艰苦奋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发展和进步,自强不息,顽强奋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征途上拼搏进取,艰苦创业,创造了日新月异的辉煌业绩。历史每前进一步,都深深地留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足迹。2002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到西柏坡考察时候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牢记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谆谆教导,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不懈努力。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1]。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于我们的民族,对于我们的国家,对于我们的政党,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当代大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四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适应时代主旋律的必然要求,是他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古今中外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才在事业和学业上取得重大成就,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青年学生要想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重重困难;要有坚定的目标,并为之奋斗;要在实践中银炼,从现在做起用伟大的时代精神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讲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但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部分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思想日趋淡薄。主要表现在:

1.思想政治上,不少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法制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差,脱离实际,社会责任感、事业心不强,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道德修养。 2.学习上,有的大学生缺乏刻苦钻研、坚忍不拔、顽强进取的学习精神,怕困难、怕吃苦,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生平无大志,但求60分”,贪玩或得过且过的现象比较严重。 3.生活上,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差,不会合理开支,不会洗被子、衣服等;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不切合实际地盲目追求高消费,花钱大手大脚,任意浪费粮食、水电,损坏公共财物,缺乏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甚至个别学生为满足高消费而走上偷盗、赌博的犯罪道路。

4.劳动方面,劳动观念淡薄,轻视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怕苦、怕累、怕脏,甚至连自己的宿舍不愿打扫,被盖也不愿叠,缺乏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和思想感情。

5.毕业分配上,缺乏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毕业分配时,有相当多的学生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不愿下基层,一味追求安逸舒适;有的学生甚至“心比天高”,眼睛只盯着“金领白领”岗位,对平凡岗位不屑一顾。

造成此现象,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不足,也有家长的影响,既有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又有社会环境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改革开放多年,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一些高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在当前举国上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再提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已经不合时宜,以致艰苦奋斗教育逐渐淡化,教育内容残缺不全,教育力度不够,教育方式陈旧落后,不合时代要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将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2]

第二,缺乏正确的家庭引导。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教育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微观环境。但勿庸讳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并未因之而收到多大裨益。当代大学生的中、小学时代,由于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多数家庭的经济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家庭生活温饱有余,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再加上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被全家人娇着、宠着、惯着,表面上看起来,是在重点关心,重点培养,生活用不着自理,甚至学习还有人陪读。但实际上,这仅仅是关心了他们的衣食住行,偏面地抓了智力教育,而对非智力因素却很少顾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种家庭教育的结果,使得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是健康的;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却是畸形的。

第三,大学生本身对艰苦奋斗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当代大学生大都出生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于步入小康社会的年代,生活条件优越。他们不大懂得劳动的艰辛、创业的艰苦,对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缺乏了解,不知道它的来之不易。他们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等艰苦的历史阶段,对我国的国情缺乏全面了解,对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再加上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的丰富,部分大学生认为艰苦奋斗是战争年代和困难时期的“专利”,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要尽情消费和享受,甚至片面地认为这不仅能够刺激经济的发展,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他们没有认识到我国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途径

在小康社会条件下,如何才能扎实有效地把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必须长期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目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把艰苦奋斗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毛泽东指出:“坚定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作风,也就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毛泽东同志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坚持艰苦奋斗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工作,使学生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才能使艰苦奋斗思想在大学生头脑中扎根,在行动中体现。 第二,要赋予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新的时代内容。艰苦奋斗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概念,随着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其内容有不同的特点。在改革开放和发展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艰苦奋斗包涵着更丰富深刻的内容,表现在:思想上,要具有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学习上,要不怕困难,蓬勃向上,拼搏进取,刻苦攻读,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工作上,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生活上,要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文明礼貌,反对不劳而获,挥霍浪费,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和好逸恶劳的思想言行.艰苦奋斗是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精神状态和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的体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