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A厂家PDCCH可用CCE数量比B厂家低,且基本为2倍关系,初步判定A、B厂家该指标的差异与分母的可用CCE数量有关。根据前述可分配CCE数量分析,重点检查有关无线参数配置。目前A、B厂家都配置为PDCCH符号自适应,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 A厂家CFI设置方式
图6 B厂家CFI设置方式
其他无线参数如系统带宽、PHICH CONFIG配置相同。进一步深入分析,即便两厂家均采用了CFI动态调整方式在每个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内进行调整,但也有一个调整起点设置问题,A设备厂家的调整起点是1个符号,可从图7统计看出:
图7 A厂家CFI调整起点示意图
B设备厂家暂无此类统计,但可从信令跟踪来看,具体如图8所示:
图8 B厂家CFI调整起点示意图
可以看出,B设备厂家CFI自适应调整的起始符号本身就是从2、3符号自适应,从而导致B设备可用CCE数量大于A设备,最终造成在目前负荷很轻的情况下,A厂家区域PDCCH CCE利用率大约为B设备区域的2倍。 5 结束语
在分析PDCCH CCE利用率时,除了考虑网络负荷、无线覆盖好坏等因素以外,无线参数的设置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进行多维度分析,以便在PDCCH CCE利用率处于安全值的情况下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PDCCH CCE的利用率,进而实现控制信道容量和吞吐量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