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习题集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程习题集西南科

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习题【说明】:本课程《政治经济学》(编号为01013)共有单选题,多项选

择题,判断分析题,计算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生产力 B、 社会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 社会生产方式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物质资料的生产 D、社会关系的生产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 )。

A、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忙的规律 B、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 C、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

D、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4.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 B、交换 C、分配 D、消费 5.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 )。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生产方式 D、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6. 商品的二因素是( )。

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与价值 C、价值与交换价值 D、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

7. 两种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 )。

A、两种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两种商品的用途各异 C、两种商品各为对方需要 D、两种商品都有价值

8. 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是( )。

A、质上有差别,量上无差别 B、质上无差别,量上有差别 、质和量上都无差别 D、质和量上都有差别C.

9. 价值的本质是( )。

A、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 B、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 C、两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关系 D、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值 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11. 商品二因素决定于( )。

A、商品的内在属性 B、具体劳动

C、抽象劳动 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B、使用价值都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 C、使用价值都是由来自自然物 D、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13. 价值的源泉是( )。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劳动和土地

14.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

A、简单劳动时间决定的 B、复杂劳动时间决定的 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A、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B、是以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C、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折算为尺度的 D、以上都不是

16.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于( )。

A、商品二因素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7.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

A、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决定价格

C、竞争决定价格 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8. 货币的本质是( )。

A、媒介商品交换 B、是资本的最初表现 C、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 D、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

19.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 )。

A、想象的货币 B、实实在在的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 D、纸币

20. 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

货”现象。这表明(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21. 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

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 )。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22. 某肉食加工厂与某养猪大户签订合同,约定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价格预期涨幅购买

该养猪大户饲养的优良种猪,并于一年后结付所有款项。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23. 某公司在初秋以每公斤05元的价格收购鲜玉米,采取保鲜技术处理,于冬春季出库上市,

每公斤6元还供不应求。造成这种价格差异的原因是( )。 A、生产玉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了变化 B、玉米的价值和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C、市场玉米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D、经过处理后的玉米价值发生变化

24. 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

A、商品的生产 B、商品的分配 C、商品的消费 D、商品交换的实现

25.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交换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26.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 )。

A反比 B正比 C没关系 D在一定条件下按相同方向变化

27. 商品生产者要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 )。

A、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小于最高的个别劳动时间

28.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 )。

A、不会发生 B、可能发生

D 、是不可避免的 、取决于商品数量C

29. 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劳动是( )。 A、抽象劳动 B、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 D、体力劳动 30. 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A、顾客用10元可购买5斤苹果

元10斤苹果,一周后付款5、顾客购买B. C、顾客用10元购买了5斤苹果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31. 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它们的不同形态

B、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不同的作用 C、不变资本是客观要素,可变资本是主观要素 D、以上均不对

32. 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 )。

A、劳动的价格

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C、劳动的报酬

D、工人根据自己提供的劳动量参与分配的形式

33.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 )。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

C、是劳动力的价格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34. 个别资本家追逐的超额剩余价值是通过( )。

A、延长工作日实现的

B、提高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c、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D、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35. 资本的本质是( )。

A、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 B、购买劳动力的货币 C、购买商品的货币

D、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6.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

A、能够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B、 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c、能够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D、能保存资本的价值

37.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D、以上均不对

38.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生产资料自由买卖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

39.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

A、由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的多少决定的

B、由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C、由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决定的 D、由劳动力的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的

40. 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 )

A、名义工资 B、实际工资 C、计时工资 D、计件工资

41. 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而将必要

劳动时间从6小时缩短到3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 A、从100%增加到150% B、从100%增加到200% C、从100%增加到250% D、从100%增加到300%

42. 资本总公式是( )

A、G—W—G B、G—W—G′ C、W—G—W D、W—G—W′

43.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

44.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是( )

A、借助于具体劳动创造出来的 B、借助于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

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D、借助于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45.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46. 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

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C、获取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47.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A、工人劳动的报酬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48.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 )

A、必要劳动 B、剩余劳动 C、具体劳动 D、 物化劳动.

49.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

A、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 B、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D、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

50. 资本从本质上说是( )

A、生产中的机器设备 B、流通中的商品货币

C、银行中的货币存款 D、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51.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 )

A、采用先进技术 B、 贱买贵卖

C、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部价值 D、 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52. 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C、工人工资的高低 D、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53. 资本的最初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 )

A、厂房 、设备 B、原材料 C、劳动力 D、货币

54.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

A、c+c B、c+v+m C、v+m D、c+m

55. 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工资变化的趋势是( )

A、上升 B、下降

C、与名义工资变动的趋势一致 D、与实际工工资变动的趋势一致

56. 通过组织股份公司扩大单个资本生产规模属于( )

A、资本积聚 B、资本积累 C、资本集中 D、资本垄断

57. 、某资本主义工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月工资

总额为5万元,则该厂资本家每月获剩余价值( )

A、5万元 B、10万元 C、30万元 D、60万元

58. 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B、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之间的比例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59. ) 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

A、 是由工人创造的 B、 是由资本家创造的 C、 并不仅仅是由工人创造的 D、 是由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创造的

60. 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被称为( )

A、 有形损耗 B、 实物补偿

D 、 价值补偿 C、 精神损耗61.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依据是(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