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Java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三)教材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小题,共40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是相同的 B.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多于顺序存储结构 C.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少于顺序存储结构 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

B。【解析】与顺序存储结构相比,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需要更多的空间存储指针域,因此,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多于顺序存储结构。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栈中,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与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B.在栈中,栈顶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C.在栈中,栈底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

C。【解析】栈是限制仅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的运算的线性表,通常称插入、删除的这一端为栈顶,另一端称为栈底。

3.软件测试目的是( )。 A.评估软件可靠性 B.发现并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C.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D.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D。【解析】软件测试的目的主要是在于发现软件错误,希望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内尽可能早的发现尽可能多的bug。

4.下面描述中,不属于软件危机表现的是( )。 A.软件过程不规范 B.软件开发生产率低 C.软件质量难以控制 D.软件成本不断提高

A。【解析】①对软件开发的进度和费用估计不准确;②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时常发生;③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④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⑤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⑥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⑦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

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5.软件生命周期是指( )。

A.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 B.软件从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到测试完成的过程 C.软件的开发过程 D.软件的运行维护过程

A。【解析】软件生命周期(SDLC,Systems Development Life Cycle)是软件的产生直到退役的生命周期,周期内有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

6.面向对象方法中,继承是指( )。 A.一组对象所具有的相似性质 B.一个对象具有另一个对象的性质 C.各对象之间的共同性质 , D.类之间共享属性和操作的机制

D。【解析】继承:在程序设计中,继承是指子类自动享用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可以增加新的属性和方法的一种机制。它是实现代码共享的重要手段,可以使软件更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这是信息组织与分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面向对象的主要优点之一。继承又分为单重继承和多重继承,单重继承是指子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的属性和操作;而多重继承是指子类可以继承了多个父类的属性和操作。Java是一种单重继承语言,而C++是一种多重继承语言。

7.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 )。 A.记录长度 B.文件的大小 C.联系的复杂程度 D.数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D。【解析】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的原则是数据之间的联系方武。

8.一个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而一台计算机可被多个人使用,则实体工作人员与实体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是( )。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多 D.多对一

C。【解析】一个工作人员对应多台计算机,一台计算机对应多个工作人员,则实体工作人员与实体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是多对多。

9.数据库设计中反映用户对数据要求的模式是( )。 A.内模式 B.概念模式 C.外模式 D.设计模式

C。【解析】外模式,也称为用户模式。在一个数据库模式中,有n个外模武,每一个外模式对应一个用户。外模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内模式属于物理模式,因此,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内模式规定了数据的存储方式、规定了数据操作的逻辑、规定了数据的完整性、规定了数据的安全性、规定了数据存储性能。

10.有三介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 A.自然连接 B.交 C.投影 D.并

A。【解析】自然连接是将表中具有相同名称的列自动进行记录匹配。

11.下列关于顺序存储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存储密度大

B.某些非线性结构也可以采用顺序方法存储 C.结点中只有自身信息域,没有链接信息域 D.便于进行插入、删除等运算操作 D。【解析】顺序结构每个结点只包含自身的信息域,且逻辑上相邻的结点物理上也是相邻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