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
书目: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摘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第一部分:第一张、第二章、第三章
在这一部分冯友兰先生就中国哲学的常识做了简单介绍,为接下来章节的讲解做了铺垫,具体如下:
第一章 中国哲学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这一节我们可以总结出冯友兰的两个定义:
1.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反思的对象是人生。人生论、知识论、宇宙论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的表达出来。
2.对宗教的定义:每种宗教都是一种哲学加上一种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就是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在这里,冯友兰对哲学和宗教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宗教等于哲学加上层建筑,因此道家是哲学派别,而道教是一种宗教;佛学是一种哲学,而佛教是宗教。同时他也在文中指出,中国人不关心宗教观念和活动,关心的是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的境界。哲学提供了一条比宗教更直接的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中国哲学家认为一个人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圣人。而成为圣人,是否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否定“生”呢?冯友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总结了中国古代各哲学流派的观点,又参照了西方哲学理论。他说中国哲学的圣人是既入世
又出世的,是“内圣外王”。圣人的内心达到了人与宇宙统一的境界,有最高的精神成就。在外在行动上,圣人可以处理日常人伦事务,因此哲学与政治思想相联系。(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哲学又是政治思想。)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注意到了中国哲学的独特表达方式:暗示。在这里冯友兰指出西方的哲学有着严密的推理过程,而中国哲学的著作则是模糊而富于暗示性的。因为暗示,所以它可以无穷无尽。这也是中国诗歌、绘画等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
语言障碍
此书是冯友兰先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稿,语言障碍也是对于西方学生而言的。然而随着全民文学修养的下降,现代人在读传统哲学经典时同样有“语言障碍”,这恐怕是冯友兰先生始料未及的。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这是冯友兰在本章中引用的一句话,透过这句话来观察中国与希腊的话,可以看到大陆与海洋的不同。同时也是其所引起的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不同。这使得中国哲学犹如仁者,广阔的土地让中国人“上农”,所以中国哲学强调顺应自然,提倡过犹不及。在中国,出世之学和入世之学有着完美的统一,苏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因为如此,中国的哲学通常从直觉入手,富于暗示性。这是中国哲学与西方迥异的方法论。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对于各家起源的探索,冯先生提到的第一个人是司马谈。司马谈首次将各哲学流派分为六家,虽然不尽科学,但却有首创之功。刘歆进一步分为十家,并试图系统上追溯各家的历史起源。后来的学者则对刘歆的理论进行了开掘和补充。各家的起源是随着社会政治的变化而引起的,具体来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 道家者流盖出于隐士。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士。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
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在第一章中冯友兰先生指出中国的哲学富有暗示性。儒家是中华精神之源,孔子是儒家之源,孟子、荀子则进一步丰富了他的学说。之后的文人学士虽然围绕着孔孟之道多有阐释,但是都是其本人所悟出的孔孟之道所暗示的学说的一部分,并非全部思想内涵。更何况后世学者出于政治目的作出了一系列的增删改造。因此研究儒家学说,当先研究孔子、孟子、荀子,才不至于舍本逐末。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对于孔子的理论,冯友兰总结为“正名”、“仁义”、“忠恕”、“知命”。
孔子的“正名”是出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的需要。如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有相对应的义务和责任,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履行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其“正名”的含义。
“仁义”是孔子关于人的德行的回答。“仁”不光是指某一特殊的德性,而且指的是一切德性的总和。“义”则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出于道德的考虑做的事。这个词与“利”相对。
“忠恕之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自身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之为“恕”;“己之所欲,亦施于人”,此之为“忠”。因此“忠恕之道”就是仁道。
“知命”就是一心一意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计成败。儒家讲“无所为而为”,依照儒家看来,每个人都有他应该做的事,他做这些事情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而不是外在的做的结果。
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冯友兰解释说孔子十五岁开始学习,四十而不惑,知识增加到了一定的水平,已是成为知者。而到了五十、六十孔子认识到了天命并顺应天命,完成了从道德价值到超道德价值的超越。这是孔子精神修养的发展过程,这也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