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题:由外界通电点火激发引爆,能可靠地引起其后的起爆材料或各种工业炸药爆轰的起爆材料是电雷管。√
第137题:矿山企业对矿山事故中伤亡的职工按照国家规定给予抚恤或者补偿。√ 第138题:一般来说,压扭性断层比张性断层对地下工程的稳固性的破坏性小。√ 第139题:电气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第140题:不得用明火烘烤井口冻结的管道。√
第141题:矿山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井下电气设备起火是内因火灾。× 第142题:从事尾矿库运行操作的相关作业人员应当首先接受培训并取得合法的资质,并做好专项检查记录。√
第143题:矿山户外高压电力设备在2.6m以下的裸露带电部分,应设置围栏。√ 第144题:深井地温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第145题:在开挖巷道中,通常是顶压大,侧压小,底压更小,甚至没有。√ 第146题: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如果神志清醒的话,可以立即站立和走动。× 第147题:平硐出口位置应选在不受山坡滚石、山崩和雪崩等危害的地方其出口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0.5m以上,以免被洪水淹没同时也应稍高于贮矿仓卸矿口的地面水平。×
第148题:只准用锋利快刀切割已接上雷管或插入炸药的导爆索。× 第149题:矿山爆破常用的炸药有梯恩梯、硝铵炸药、塑性炸药等。√
第150题: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但不能撤离作业场所。×
第151题:每个采区(盘区、矿块),均应有一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 第152题:肺结核是接触硅尘作业的禁忌症。√
第153题:通风系统风流的全压等于该点静压和动压之和。√
第154题: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155题:透水是指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
第156题:少量的炸药和雷管可以一个人搬运,但必须分开装。×
第157题:在竖井、天井、溜井、大断面硐室施工中,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第158题: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开采而言,冒顶片帮现象非常少见,由此引发的伤害事故也较为少见。×
第159题:入井作业人员应掌握爆破时间、地点、警戒范围,在爆破之前必须撤离危险区。√
第160题:机械伤害的原因往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第161题:供电系统是由电源系统和输配电系统组成的产生电能并供应和输送给用电设备的系统。√
第162题:关闭后的排土场重新启用或改作他用时,应经过可行性设计论证,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第163题:井下作业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会威胁人的生命危险。×
第164题:降低矿井通风阻力,对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165题:电机车运输,乘车人员不应将头和身体探出车外,司机不受此限。× 第166题: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第167题: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168题:地压灾害会破坏矿井的通风系统。√
第169题:矿井提升系统是通过地面井口、井筒、井底的设备及装置承担人员、物料等上下提升工作的矿山生产系统。√
第170题:矿山应有配电系统图、排水管路系统图及设备布置示意图等图件。√ 第171题:班组长是本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不对管辖范围内的现场安全管理全面负责。×
第172题: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不需具备必要的安全专业知识和矿山安全工作经验。×
第173题:排土场位置选定后,不用进行专门的地质勘探工作。× 第174题:电雷管分为瞬发电雷管和延期电雷管。√
第175题:尾矿坝沉积滩顶至设计洪水位的高差为安全超高。√
第176题:员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拒绝上级的指挥和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