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标题]
篇一:北京市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
登录用户名、密码: 1.班主任、教师为姓名汉字 2.学生为学生学籍号 3.家长为学生学籍号_ jz 4.密码均为111111 5.各位班主任、任课老师核对班级对应情况及班 级人数 用户设定过程(学校) (一)班主任、任课教师账号设定 1.增加新教师 登陆CMIS系统,[教职工业务]→[在职教工业 务]→教职工基本数据--添加 2.分班主任
[教务业务]→[年级班级设置],选择左边树型菜单中需 要设置班主任所属的年级,在右侧的区域出现该年级下 属全部班级列表。点修改 3.排课 [教务业务]→[课程安排]--选择“所在学期”--课 程安排/修改 4.分配权限 〔学校业务〕-> [业务分配和调整]->[用户设置],通 过[添加]按钮 说明: 班主任权限简介:拥有查看并修改本班学生各 项数据的权限,拥有查看并录入本班学生所有 课程成绩的权限。 任课教师权限简介:拥有查看并录入所任教班 级相关课程的成绩录入权限。 班主任兼任课教师权限简介:同时拥有班主任 和任课教师的权限。 教务教师:各班、各科成绩 (二)同步数据 1.安装和准备 (1) 获取软件:CMIS之家>软件下载> CMIS系列软件: CMIS数据同步工具(学校端) (2) 安装位置:CMIS数据同步工具必须与学校CMIS数据 库安装在同一台计算机上! (3) 开放端口:开放这台计算机的FTP端口(21)和HTTP 端口(80)。 2.使用CMIS数据同步工具(学校端)整体流程 (1)在保证CMIS服务启动情况下:运行[CMIS 数据同步 工具(学校端)] (2) “下载数据库”说明:当学校数据库丢失时,可以 使用此功能从区县获取本校数据库。点击“下载数据库” 按钮,系统会自动从区县同步服务器将本校最近一次的 同步数据库
下载到本地。 用前提示:本校至少利用此版本的同步工具成功的同步 过一次。 (3) “测试数据库连接”说明:用于测试本工具与学校 CMIS数据库的连接是否正常。如果失败,请检查数据库 连接参数和CMIS服务是否启动。 (4)在弹出登陆窗口输入登陆名和密码。(该处登陆名 和密码是CMIS的用户名和口令,请使用管理用户admin 及密码登录。) (5)进入CMIS 数据同步工具(学校端)主页面:(请按照 下述流程操作) 在城域网内的学校使用:10.64.103.81 不在城域网的学校使用:203.100.194.150 选择FTP方式,保证FTP(21)端口已开放。 FTP方式失败时可改用HTTP方式同步。 同步用户名为:校名(汉字)全称(按校章)。 默认密码为:111111 打上√,点击右侧“选择照片目录” 的按钮,指定CMIS存储照片的目录 (默认)为:C:\\photo\\localschool 注意:首次使用时一定要点击右侧“选择照片目录” 的按钮指引一次照 片目录。 照片文件存储格式:五位数字(机器码)命名的JPG格式文件。 点击“保存”按钮,保存成功后;点击主页面的“检测”按钮,当弹出 “连接区县同步服务器成功”字样后,同步数据。 3.定期同步 为了保证学校数据与市区级数据一致,需要学校定期执 行同步操作。有如下两种方式: 人工定期运行。具体方法:在保证CMIS服务启动及网络 畅通的情况下运行 [CMIS数据命令行同步工具]。 利用Windows任务计划定期运行。具体方法:控制面板 →计划向导→执行“任务计划向导”→找到“CMIS数据 命令行同步工具”程序(如下图)→设定时间→输入 Windows系统用户、密码→完成。 注意:请各学校于9月15日前将以上操作
完成,同步完 成后即可登陆电子平台 电子平台登录页面 电子平台首页 1.如果班主仸用户未教授本班级课程则不 需填写课程评语; 2.仸课教师用户填写课程评语时,在课程 列表中选择所授课程进行评语填写; 3.所在班级中,如语文老师填写完成自身 仸课评语后,其
他仸课教师则不能对学生 进行语文课程进行评语填写。 1.学生可以查看班主仸、仸课教师、班级同 学对自己的评价信息及自己的自评信息。 2.班主仸可以浏览本班学生的所有评价信息。 3.仸课教师可以查看所教班级学生的所有评 价信息。 4.家长可以查看自己孩子的所有评价信息。 1.家长只能分学期查看自己孩子的评价信息,并对 本学期的评价信息进行修改。 2.学生只能查看并修改或删除自己为班级同学填写 的评价信息,能查看、修改和删除自己的自评、附 件信息,但无法修改附件。 3.班主仸和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各类评价信息,但 是只能对自己填写的评价信息进行修改或删除。 校级监控统计(教务老师) 监控栏目包括:必填数据填写情况、数据填写总体情况、课 程评语填情况、监控统计、查看评价内容区级监控统计(区县教委、教科所) 监控栏目包括:学校填写情况、必填数据填写情况、数据填 写总体情况、课程评语填情况、查看评价内容市级监控统计(市教委、基教所) 监控栏目包括:学校填写情况、必填数据填写情况、数据填 写总体情况、课程评语填情况、查看评价内容 校级监控统计(教务老师): 1. 可以查看学生的各类评价信息,不能对评价 信息进行修改或删除。 2. 查看所有评价时默认不显示仸何信息。 统计本区县各学校 素质评价填写情况, 已填写显示为 “1”, 未填写显示为“0” 市级监控统计(市 级用户)则监控全 市填写情况,点击 区县名称名称可查 看区县填写情况 区、市级监控统计: 1. 可以查看区县所有学生的各类评价信息,不 能对评价信息进行修改或删除。 2. 查看所有评价时默认不显示仸何信息。 3. 市级监控统计可查看各区县评价信息。
篇二:2015.10.29北京市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坛简要 北京市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论坛记录 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是:
1. 把一些已有成果进行推广和宣传,主要是通过几位老师的具体实践得出的一些比较好的建议进行推广,同时在12月份北京市教委会印发案例集在全市层面进行推广,到时候每个学校都会有这些资料。
2. 为了修订最新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一步补充,教委这边希望教师能提一些好的建议,群策群力,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在会议上,基教二处的老师强调,对于综合素质评价是“谁使用谁评价”,它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促进日常的教学工作,二是对高考招生提供依据(现在高考招生要的是原始的写实记录),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会议接下来由各位教师代表发言,分享他们的一些成果,记录如下: 一、 用三级管理模式提升“同学评价”的策略 1、自主管理-----班规之静思
2、监督管理-----使用班级管理日志 3、制度管理-----综合素质评价
和班级管理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二、 又到花蕾绽放时-----在评价中成长 在互助中成长
一对一互助组合五人互评组相结合
小组评价中进行综合评价,在班会时间进行互评 三、 默默注视你的成长 主要讲了:依托思想品德教学完善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最后应用于思想道德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做法是借助学生的课堂笔记本,定期为学生撰写综合素质评价的评语。 主要优点是:综评和学科内容相结合。
四、 用“大教育”理念指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理论基础是教育双金金字塔。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基础,教师的评价是核心、家长评价是保证,同学的互评是补充。 五、 综合素质评价为我搭建交流平台
沟通学生,加强班委会的团结协作能力,沟通家长,扩展家校交流空间。互助沟通,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篇三: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手册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手册 (试 行)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项目组
网址:bjxspj.bjedu.cn 2012年9月1日 目 录
第一部分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与电子平台设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的通知 .................. 3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 ................................ 4 对《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京教基[2006]9号)的修订说明 .... 9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设计 ............................... 12 1
第一部分 北京市初中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与电子平台设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的通知 (京教基一〔2012〕7号) 各区县教委: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着力促进每个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本市自2006年试行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以来,各区县和学校积累了成功经验和做法。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的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结合本市实际,对《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京教基〔2006〕9号)进行了修订。现将《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印发给你们,自今年9月1日开学在全市初一年级试行。 各区县要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新方案的学习、培训和必要的准备工作,保障此项工作在新学期开学顺利实施。 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 一、指导思想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学生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评价,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引导干部教师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为重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评价目的
(一)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