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库存管理分类实验实验步骤DOC

实验步骤

第1步:在淘宝、天猫、卓越、京东等任选一个网站,收集你感兴趣的商品(手机、电脑、家用电器、书籍、食品、服装、鞋帽、化妆品等,任选一个类别或者一个品牌)的商品编号信息、名称信息、规格信息、单价信息和库存量信息(编号信息、库存量信息如果缺失,可以自行模拟),输入EXCEL,编写一个文档:基础数据。形成ABC存货管理的基础数据,要求:不少于50种同类或者同品牌商品的信息。基础数据表里应包含以下几项信息:产品编号、产品名称、规格、单价、库存量。

第2步:总价计算。打开基础数据,在最左侧插入一列,命名为序号,给所有产品给定初始顺序:1,2,3。。。,在最右插入一列,命名为总价。在G2单元格输入计算公式=F2*E2,以下类似,另存一个文档:总价计算。

第3步:总价排序。打开总价计算,按总价排序图片所示方法排序,另存一个文档:总价排序。

第4步:总价累计。打开总价排序,在最右侧增加一列:总计累计,在H2单元格输入H2=G2,在H3单元格输入=G3+H2,从H3开始以下类似,另存一个文档:总价累计。

第5步:累计比例。打开总价累计,在最右侧增加一列:累计比例,在I2单元格输入=H2/H50,从I3开始以下类似,另存一个文档:累计比例。

第6步:按照管理规则

ABC分类就是将货物分成A、B、C三类,对不同类别实行不同的管理。ABC分类的原理见下表:

品种比例 10% 20% 70% 类别 A B C 金额比例 70% 20% 10% 安排重点管理、一般管理和盘点管理。占金额比例70%的为重点管理,占金额比例20%的为一般管理,占金额比例10%为盘点管理。报告结果指明表中相应的序号范围。

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

目录

[隐藏]

? ? ? ? ? ?

o

1 什么是ABC分类法 2 ABC分类法应用说明 3 ABC分类法的基本程序 4 ABC分类法的具体步骤 5 ABC分类法的举例 6 ABC分类法的案例分析

6.1 案例一:ABC分类法在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分析

[1]

? ?

7 参考文献 8 相关链接

[编辑]

什么是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图分析、主次因素分析法 、ABC分析法、ABC法则、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巴雷特分析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 ABC分类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的。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图。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后来,帕累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H.F.Dickie)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1951年~1956年,约瑟夫·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1963年,彼得·德鲁克( P.F.Drucker)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编辑]

ABC分类法应用说明

ABC分类法是根据事物在技术、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列,从而实现区别对待区别管理的一种方法。ABC法则是帕累托80/20法则衍生出来的一种法则。所不同的是,80/20法则强调的是抓住关键,ABC法则强调的是分清主次,并将管理对象划分为A、B、C三类。

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首先将ABC法则用于库存管理。1951年至1956年,朱兰将ABC法则运用于质量管理,并创造性地形成了另一种管理方法——排列图法。1963年,德鲁克将这一方法推广到更为广泛的领域。 1.ABC法则与效率

面对纷繁杂乱的处理对象,如果分不清主次,鸡毛蒜皮一把抓,可想而知,其效率和效益是不可能高起来的。而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对象,却一定可以事半功倍。比如,在库存管理中,这一法则的运用就可以使工作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

在一个大型公司中,库存存货的种类通常会很多,动则就可能是十几万种甚至几十万种。鸡毛蒜皮一把抓的管理把管理者累得直不起腰,其收效却甚微,而且可能出现混乱,进而造成重大损失: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