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选】201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马说》教案 苏教版

推荐精选K12资料

第4课 《马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其、以”的用法。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4.背诵并默写这篇文章。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德育目标: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领悟作者饱满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教学难点:

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本文手法独特,表意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不读难以领悟。教学时宜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创设学习氛围;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体现节拍、语调和语气;学生练读,努力以声传情,以音达意,声情并茂,深切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2.讨论点拨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激活思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

3.延伸拓展法。联系实际,赋予作品以时代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当今社会的人才制度,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同学们请看屏幕,屏幕上画的是什么?(马)你们能列举出有关马的成语吗?(学生列举)那么,我们把能日行千里的马称为什么呢?(千里马)

同学们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吗?

(屏幕显示)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有一次,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对着它流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相信在学完课文以后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屏幕显示课题)

2.作者简介

(屏幕显示)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散文大家的并称。即唐代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因我国明代选家茅坤辑录他们的作品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因之得名,并由于该选本的广泛流传而名声远播。

3.写作背景

(屏幕显示)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二、讲授新课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概括段意: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 (2)以竞赛的方式解决难字词。

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见:通“现”,表现; 且:尚且;等:等同;安:疑问词,怎么。 (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4)思考巩固:

①“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③作者是怎样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 (5)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6)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着力刻画了“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作者先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突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是那些“食马者”所能知道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作者最后发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

(2)请同学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3)点明几个重要的字词的解释:策、道、材、通、临、其、邪。 (4)请同学翻译这一自然段。 (5)思考巩固:

①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②哪句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的身份叹息的? ③文中哪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6)概括段意: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推荐精选K12资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