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策与法规
教案
2013年9月份
1
《农村政策与法规》教学设计
本教材依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立足于实用实效和能力培养,从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好农村政策与法规,有利于更好地宣传、贯彻和落实农村政策与法规,有利于培养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出发,精选了部分主要的农村政策与法规。
教材分三个部分共11个单元。第一部分时导论,是农村政策与农村法规概述;第二部分法规篇,主要介绍了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规、农业生产经营法、合同法及农业承包合同;第三部分政策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农村改革发展政策、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政策、农业投入和农业科技政策。
第一部分 导论 1农村政策与农村法规概述
学习目标
(1)掌握农村政策与农村法规的本质与特征以及农村政策与农村法规的关系。 (2)了解农村政策与农村法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培养在农村社会经济活动中,贯彻实施农村政策与农村法规的能力。
1.1农村政策(理论2课时)
1.1.1农村政策的内涵与特征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为准则。政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农村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了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 农村政策除具有政策的一般特征外,从其本身性质出发,还具有以下特征: 1.1.1.1内容上的纲领性 1.1.1.2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1.1.1.3具体应用上的灵活性 1.1.1.4政策效力的有限性 1.1.2农村政策的具体目标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村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农业产值目标、农村产业结构目标、农民收入目标、农村环境目标以及农村社会目标。
1.1.3农村政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党在不同时期制定和实施的农村政策使我国农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政策指导农村社会经济活动。
农村政策协调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 农村政策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 农村政策实现国家对农村发展的宏观调控。 农村政策规范和约束农村经济社会活动行为。
2
1.2农村法规(理论2课时) 1.2.1农村法规的本质与特征 1.2.1.1法规有关概念的解释
(1)法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在于保护、巩固与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2)法律是指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法的具体形式之一。 (3)法规一般是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律文件的总称。
(4)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行政工作,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律法规的总称。
(5)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辖区内实施,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而制定的。
(7)规章是国务院各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与行政法规制定、发布、实施于本部门或本地区的规范性文件。
(8)国际条约是指国家之间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规定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2.1.2农村法规的概念
农村法规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地方机关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农村生产经营活动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1.2.2农村法规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任务 农村法规的任务是由我国农业发殿的目标决定的。 我国《农业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
努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土地和各种资源,增加农产品有效供应;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增加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的文明的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村法规的任务就是保障农业发展基本目标的实现,为国家干预农村社会经济,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任务:
努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土地和各种资源,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