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全国卷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三)(化学)

2018届全国卷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三)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有“味酸”

B.《天工开物》记载:“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 C.“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描述的是水的三态变化:“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冰转化为水吸热

D.唐未《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文中描述的是黑火药的制作过程

【答案】A

【解析】A项,绿矾不能电离出H+,之所以有“味酸”,是由于FeSO4是强酸弱碱盐,易水解而使其水溶液呈酸性,故A项错误;陶瓷是传统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 正确;C.“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描述的是水变成冰就没有声音,有三态变化,“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冰转化为水吸热是正确;D.黑火药是由木炭粉(C)、硫磺(S)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题中描述的是制备黑火药的过程,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A。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含有质子数的数目为3.7NA

B.常温常压下,3.0 g含葡萄糖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1

C.常温时,56g Fe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D.晶体B的结构单元如右图,则11g晶体B含有0.6NA个三角形(相邻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A、标况下,CCl4是液体,故A错误;B、葡萄糖(C6H12O6)的冰醋酸(C2H4O2)的混合物,最简式为(CH2O)n,3.0 g混合物中有0.1mol CH2O,故原子总数为0.4NA,故B正确;C、常温时,56g Fe与足量浓硝酸钝化,故C错误;D、B的晶体中,一个三角形有三个B,每个B参与形成5个三角形,故一个三角形有0.6个B,则11gB,即为1molB含有的三角形数为5/3NA,故D错误;故选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共有5种

B.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水解可得到氨基酸 C.乙烷、氯乙烷、二氯乙烷互为同系物 D.植物油中不可能含有碳碳双键 【答案】B

【解析】A、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可能是羧酸可能是酯,其中属于羧酸的C3H7COOH有2种,属于酯的有HCOO C3H72种,CH3COOC2H5,C2H5COOCH3,共有6种,故A错误;B、蛋白质在人体中最终水解为氨基酸,故B正确;C.氯乙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分别含有1个、2个、3个氯原子,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 植物油属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故D错误;故选B。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少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Cu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 某粉末用酒精润湿后,用铂丝蘸取做焰色反应 向新生成的AgCl浊液中滴入KI溶液 将少量牛油加入到纯碱溶液中,加热一段时间 产生红棕色气体 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 B 火焰呈黄色 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黄色沉淀 该粉末一定是钠盐 C Ksp(AgI)

【答案】C

【解析】A.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易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A错误; B.火焰呈黄色,说明是含钠元素的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钾元素,故B错误;C. 因为相同温度下Ksp(AgI)

11.近年来,尿素电氧化法处理富含尿素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得到了广泛关注,该法具有操作简易、处理量大、运行周期长等优点,且该过程在碱性条件下产生无毒的CO2、N2.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CO(NH2)2+6OH--6e-===N2↑+CO2↑+5H2O B.正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隔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D.处理掉废水中尿素1.0g时消耗O2 0.56L(标准状况) 【答案】C

【解析】由电池工作时的图像可知,通尿素的一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O(NH2)2+6OH--6e-===N2↑+CO2↑+5H2O ;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以此解答该题.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CO(NH2)2+6OH--6e-===N2↑+CO2↑+5H2O ,A正确;B.正极附近发生电极反应O2+4e-+2H2O=4OH-,产生OH-,使溶液的pH增大,B正确;C.为维持溶液的电中性, 正极附近产生的OH-通过隔膜进入负极被消耗,隔膜允许阴离子通过,C错误;D.根据电极反应可知负极每消耗尿素1.0g时转移的电子为1/10mol,根据正极反应可得消的耗O2为:1/10×1/4×22.4=0.56L,D正确;答案选C。

12.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其中Y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