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与艺术》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国画-中国传统哲学的载体
院系 自动化工程学院
姓 名 孙凯
学 号 2016303010628
班级自动166班
2017年5月28日
【摘要】:宗白华先生在《艺境》一书中提到:“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基于中国民族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宙观。”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曾提出了天人合一以及中和论的思想观点,并把目光聚焦在人和自然的生命关联上,对人的生存处境给予了热切的关注,从生态美学的视角来分析,这实质上就是基于《易经》中的生命哲学,代表了中国古代生态论的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古代的生态人文思想。这些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中有具体的反映,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尤为鲜明,并集中体现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赋予的生命感、人本思想以及高远境界的追求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中国民族基本哲学 《易经》 人文思想 天人合一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每一个国人的内心扎根。可能我们匮乏的语言无法将其描述出来,但相信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相较于国外的精致写实的画作,我们更加欣赏中国传统画作,也更能欣赏了其间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感情。几点寒梅,几个雪地的脚印,大片的留白。寥寥几笔勾勒出了梅花傲雪而开,行者踏雪寻梅的意境。细细品味,甚至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扑面的寒风和冰雪。
为什么,这是因为国画作为中国传统哲学重要载体之一,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会潜意识地把这种带有强烈中国性质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汇其中。月亮不但是月亮,还是思念与团聚的代表;大雁不单是大雁,还是秋天和离乡游子的思念;还有莲花,还有梅兰竹菊......这些不单单是景物,更是一种岁月积淀下特殊情感的象征。有些作者更是主观的进行象征和赋予画作特殊的含义。甚至暗合中国古代的风水,相术,甚至是卦象。
我们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具有典型代表作用的思想意识,汇集了中古哲学思想的综合精神力量,它几乎渗透到中国古代的儒、道等思想派系中,从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体系以及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精神。天人合一所诠释的思想主要通过整体性以及辩证性的方式来进行疏离和解释万物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性,注重强调人和自然是统一的,并能相互交融,并总结出其中的核心内涵,即中和论,在这样思想中包含了深刻的生态性和人文性,无论是对中国绘画美学思想,还是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天人合
一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强调人和自然是相通的;其二强调人应遵循自然的规律,应和自然保持统一的关系。而《周易》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源处,并在这一书中最早提出太极化生的思想观念。另外,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也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明确指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思想观点,这些观点的立场都是一致的,都是站在宇宙是生命本原的视角出发,从而进一步确定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同时都积极地提倡天地人是统一的和谐关系,这对中国以后的思想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中,通过借助人和自然是性相通的立场来进一步把握人与自然是有机一体的关系,并把中和思想作为是实现道以及使天下和谐的最有效的手段。在《中庸》中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实这里所说的中和就已经在诠释天地人统一的理想境界,这也成为君子修养内涵和道德思想过程中应达到的一个理想境界。中和之美就是通过有效的原则和方法来规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使其处在一个恰当的度之中,它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人,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应恰当地把握好人际关系和生命态度。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中国古代文人以及艺术家都对宇宙生命以及人的生存境地寄予了热忱的关怀,他们对人和自然的理解主要是从道的角度上展开的。道本身在我国古代的思想中就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宇宙的根源,也是生命体的根源,因此人和自然都是从道中逐渐生长的。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统一的生命体,人的活动也成为了宇宙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老子也曾经说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周易》中也涉及到相关的思想,如万物皆禀天地之气而生,这些思想观点都在印证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关系。在万物当中也包括了人和绘画的关系,绘画也是从道中生长的。老子曾经说道,道的最理想境界则是回归自然,所以提出过道法自然的思想意境,从中乐意得知。自然才是道最为依赖的生长之处,是人不能代替的对象。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指客观的自然世界,而是指道生存和运动的根本内在性,是一种完全不会受到外界扰乱的一种纯净的状态,也是一种生命的本源意识,所以中国传统绘画家的创作过程中也会着重强调道法自然的思想境界,并努力的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原则。
宗炳在著作《画山水序》中也站在了媚道的是视角来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与道之间存在的关系型,并把道和山水以及中国传统绘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