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
二零一一年六月
前 言
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现代交通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汽车保修设备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会员队伍,根据国家关于加强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满足汽车维修检测作业对物质和技术手段等方面的需要,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着眼“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需求,在总结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建设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形势,根据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要求,明确了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的建设目标和发展重点,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该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文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汽车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一大汽车生产国。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保和维修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
1
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成立于1983年,根据民政部“社团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全国从事汽车保修设备生产、经营、使用的企业及相应的教育、科研、设计、信息、传媒、供给、管理等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
2、坚持自主创新,行业规模不断壮大。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产品主要有汽车检测、诊断设备,维修、拆装设备等十多个大的种类。汽保企业由最初的几十家发展到现在的1500来家。产品经销企业由几十家发展到今天1200多家。会员由几十家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家。产品由过去的20多个品种发展到今天1000多个品种。
3、挖掘资源潜力,行业实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通过深化改革,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已经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行业。产值由2000多万元已发展到目前的200亿元左右。其中举升机、烤漆房、解码器、矫正架、平衡机、轮胎拆装机等产品份额占世界年产量的1/3,出口占总产量的1/3;有些厂家80%以上的产品出口,有些厂家的产品满足不了国外订单的需求。
4、全面开展对外沟通与合作,国际影响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协会先后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韩国、中东和东欧等国家的相关协会、商会及一些国家驻华经参处联系,开展了信息交换、展会组织、知识产权保护、产品推介、技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方面合作,与全球最大的汽保协会“欧洲汽保协会”建立起了较顺畅的工作关系。成功举办了“中国汽保的发展与全球化国际论坛”,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确立的三大目标: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由区域供求向跨国供求转变,资本、技术等核心要素向大整合转变正在一步步推进,有些已见成效。
5、全力办好两个展览会,努力打造“中国汽保”品牌。
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会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办好每年二次的汽保设
2
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备展览会。春季为国际展,秋季为国内展。展览会已成为展示技术、宏扬创新、推动国内外交流,探讨合作、推动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和平台。展览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越办越规范,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家展商参展,几万人参观和采购。中国北京汽保国际展览会已经成了象拉斯维加斯、法兰克福、巴黎展会一样全球普遍认可的品牌展会。
6、活动载体形式多样,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协会每年组织评选“中国汽保年度汽保设备生产企业出口20强” 和“年度单项汽保产品出口20强”活动,鼓励企业加大出口规模。组织开展“20佳经销商评选”活动,树立行业诚信经营典型。2008年中国汽保协会和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举办“汽保行业科技创新产品评选”活动,激励汽保行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科研力量,更多更快研发新产品,培育新品牌,推动行业产业调整结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协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为会员单位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刚刚过去的五年,是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是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综合实力提升最快、面貌变化最大、会员得益最多的五年,是抢抓新机遇、开拓新市场、增创新优势,行业地位明显提升的五年,是信心增强、队伍团结、凝聚力增大、发展势头进一步提升的五年。
(二)主要问题
1、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内中小企业多,企业间合作不足,企业集群的规模效益不突出,生产要素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较低。
2、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比例不高。出口产品结构仍处于粗放型阶段,知名品牌数量少,高附加值产品少。
3、面对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行业发展规划和标准化工作调整不够及时。新时期行业发展的战略还有待进一步明晰。
二、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