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教小学语文六下《绿色蝈蝈》word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生活习性。 [能力目标]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2.研讨点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昆虫的世界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或研究过昆虫呢?有哪一位同学可以介绍一种你最熟悉的或者是你印象最深刻的昆虫给老师、同学们听听?你可以从昆虫的形态、生活习性、食物习性、更或者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进行介绍。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但是我发现大家在讲到昆虫的声音时都是用一两句话带过了。可能声音不好用文字表达。而且在讲到昆虫的习性时,也只能是泛泛而谈,为什么?因为大家没有深入地进行过研究,所以印象就很模糊。今天,我们将接触到一位伟大的昆虫学家,他热爱昆虫,对昆虫进行了几十年的孜孜不倦的研究,把一生都献给了昆虫事业,他就是法布尔。 二.作家及作品介绍(同学们知道法布尔吗?)

法布尔是法国的著名昆虫学家,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写了一部很有影响力的书——《昆虫的故事》。《昆虫的故事》原名《昆虫记》,这部书行文生动活泼,语言传神,内容多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很受青少年的喜爱。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许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因而黄亚治在翻译对,把它改名为《昆虫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法布尔老人,一同走进蝈蝈这个神秘的昆虫世界。

三、速读概括、感知文意。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勾画并疏解生字词。 (1)你能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吗? 喧嚣xiāo劫jié掠静谧mì吮shǔn吸 喑yīn哑yǎ篡cuàn夺鸟喙huì莴wō苣jù 狩shòu猎嗉囊sù螽zhōng斯下颚è

(2)解释下列词语: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窸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 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2、齐读课文,理出各段大意,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2)观察昆虫,由蝉的哀号引出蝈蝈,点题 第二部分(3)介绍蝈蝈的声音。

第三部分(4-11).写蝈蝈的外形特征、食物习性和生活习性。 3、绿色蝈蝈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用优美的语言刻画出了蝈蝈可爱的样子) 4、作者介绍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介绍了绿色蝈蝈的叫声、食性和生活习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从第4段到结尾,这是文章的主体,其中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 5.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四、精读文章,深入探究。 1作者写“蝉”有何用意?

作者采用从旁切入的办法,先写蝉在晚上9点已不再鸣叫,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扰乱,被谁扰乱的呢?目的是,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哀鸣”似得尖叫声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