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期中考试试卷

化学与环境学院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仪器分析》试卷(A 卷)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写出下列缩写的中文名(每小题1分,共计 5分)

1.ICP 2.FTIR 3.AAS 4.AES 5.HCL

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异丙叉丙酮[CH3COCH=C(CH3)2]在下列溶剂中 K带的波长最大的是 ( )

A 正己烷 B水 C 甲酸 D三氯甲烷

2.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定性鉴定物质的参数是 -----------------------( )

A λmax B εmax C λmax和 εmax D吸收峰面积

3.对易熔金属合金试样中的高含量元素定量分析时,选哪种类型的光源进行激发样品()

A 直流电弧 B 交流电弧 C高压电火花 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4.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A 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 可以获得更小的光谱通带

C 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器 D 可以补偿光源强度的波动引起的误差 5. 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A 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 B分子中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C 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

6.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所用的激发光源为: ----------------------------( )

A 交流或直流电弧 B空心阴极灯 C硅碳棒 D镍铬丝灯

7.从谱线和原子结构关系知,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数目最少的是 ( )

A 钠 B 镁 C 铝 D 铁

8.用摄谱法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时应选用的条件是 -------------------------( )

A 大电流,试样烧完 B 大电流,试样不烧完

C 小电流,试样烧完 D 先小电流,后大电流至试样烧完

9.谱线强度与激发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 )

A 温度愈高,谱线愈强 B 在某一温度下,谱线最强 C 温度愈低,谱线愈强 D 温度对谱线强度影响不大。 10.原子发射光谱对矿石样品进行定性分析,一般选用下列那种光源作为激发光源----------( )

A 交流电弧 B 直流电弧 C 高压电火花 D等离子体光源 11.摄谱法中,波长每隔100s的间隔距离,感光板上光谱在用光栅单色器时其间隔距-------( )

A 随波长的减少而减少 B随波长的增大而增加

C 随波长减少而增大 D几乎不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12.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的宽度影响的最大的因素是 ------------------( )

A 阴极材料 B 填充的气体性质 C 灯电流 D 阳极材料

13.单色器倒线色散率为 2nm/mm,狭缝宽度为 0.1mm,则光谱通带为 ( )

A 20nm B 2nm C 0.2nm D 0.05nm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第 1 页(共 2 页)

14.在火焰原子化时,雾化效率一般可以达到 --------------------------------( )

A30% B 10% C 60% D 80%

15.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常用的光源有 -------------------------------( )

A 氘灯 B 空心阴极灯 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D 直流或交流电弧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

1.将试样进行发射光谱分析的过程有: A激发;B复合光分解;C跃迁;D检测;E蒸发;按先后顺序排列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铁的光谱线作为波长的标尺是适宜的,一般将元素的__________按波长位置标插在铁光谱图的相应位置上。这样制备的谱图称为____________;此谱图上,标有 M II 或 M I等符号,其中罗马字母 I表示_____________, II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各组分在同一波长下_________________具有加和性。

6.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激发光源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乳剂特性曲线中,正常曝光部分直线的斜率,称为感光板的_____________,光谱定性分析时,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光板。

8.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原子发射的特征谱线有原子线和 ,电离度增大会产生_____减弱,______增强。

9.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当吸收为1%时,其吸光度(A)为_______________。

10.在原子吸收谱线变宽的因素中,Doppler变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洛伦兹变宽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所引起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N(CH3)3能发生n→σ*跃迁,其最大吸收波长为227nm(摩尔吸收系数为900L﹒cm-1 mol-1)。试问,若在酸中测定时,该峰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2.画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示意图,并简述各个部分的作用。 3.光栅和棱镜都具有分光作用,它们产生的光谱特征有何区别?

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光源应当符合哪些条件?试从空心阴极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方面简要说明使用空心阴极灯可以得到强度较大,谱线很窄的待测元素共振线的道理。

五、计算题(共计30分)

1.原子吸收法测定某试样溶液的二价铅,用空气–乙炔火焰测得Pb283.3和Pb281.7的吸收分别为72.5%和52.0%。计算其吸光度各为多少? (7分)

2.WDF-Y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学参数如下:光栅刻数:1200条/mm,光栅面积:50×50mm2倒线色散率:2nm/mm,狭缝宽度:0.05, 0.1, 0.2, 2mm 四档可调。试问:

(1)此仪器的一级光谱理论分辨率是多少?

(2)欲将K404.4nm和K404.7nm两条谱线分开,所用狭缝宽度是多少?(8分)

3.1.0×10-3mol/L的K2Cr2O7溶液在波长450nm和530nm处的吸光度 A分别为0.200和0.050。1.0×10-4mol/L的KMnO4溶液在450nm处无吸收,在530nm处的吸光度为0.420。今测得K2Cr2O7和KMnO4的混合液在450nm和530nm处的吸光度分别为0.380和0.710 。试计算该混合物溶液中K2Cr2O7和KMnO4的浓度。假设吸收池长为10mm。(8分)

4.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某元素M时,由一份未知试样得到的吸光度0.435,在9.00ml未知溶液中加入1.00ml、0.1mg/ml的M标准溶液。这一混合溶液得到的吸光度读数为0.835,问未知试样中M的浓度是多少?(7分)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第 2 页(共 2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