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

●培育壮大主导和新兴行业。发展商贸餐饮、物流、房地产、旅游、金融保险、职业教育、电子信息和农村服务业八大主导行业,培育会展、文化、中介咨询、社区服务四大新兴行业。

●4、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优化完善城镇路网结构。加快路网建设,形成干支相连、区域协调、城镇通达、顺畅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拓宽县城中心迎宾大道接苗二河大道,建设四星级宾馆经平湖中学接吉古、龙洞经米寅至苗二河公路,完善落实镇村道路管理养护机制。积极推行客运公交,努力实现客运公交常态化。

●完善城乡综合用水功能。建立城乡供水体系。编制防洪、供水和生态水系工程规划。加快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搞好城区河道综合整治,使玉水河变成景观河。搞好擦耳岩水库建设和龙洞、小河水源地保护利用,推进河道治理,保障城乡生活、生产、景观用水。

●完善城乡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管线后路线,加强城乡各类管网的规划建设管理。按照城市标准对县城和中心乡、农村社区电网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造,加速推进城乡同网同电同价。加快燃气、供热工程建设,推进向中心乡、农村社区以及向城区周边的镇、社区延伸,提高覆盖率和供应保障率。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实行广电

33

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信息服务网络。

●5、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 推动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调整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和结构,着力实施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三项突破工程”,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建成并办好平塘第三中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以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实现乡镇所在地电视数字化、电视户户通;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卫生体系,实现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

●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推动公安、司法、安监、计生、城管、规划、国土、建设、环保、工商、劳动保障等领域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由城市向农村社区延伸,构建城乡一体协调联动的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

34

会团体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

●6、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加快建立公平准入、鼓励创业和城乡平等充分就业制度。建立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实现劳务经济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激励机制,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全民创业。根据需求对新生劳动力和常年务工者进行培训,促使部分农民工转向中高端就业,加速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化。支持职业培训社会化、市场化,鼓励用人单位加大对农民工在岗培训和技能培训的投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逐步把农村新生劳动力纳入系统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和信息共享制度,形成县、乡、村互联互通的劳务信息体系。规范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加大劳务建设投入,提升劳务附加值。支持农民经商办企业,增强劳动者创业意识,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改进工商、税务、融资、用地、用工等服务。

●加快建设试验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乡养老保险覆盖面,推进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建设。实现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灵活转续,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引导农民工参加意外伤害保险等商业保险。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开展农村合作医疗

35

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合二为一的体制改革。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对接制度,实现农村社会救助对象全覆盖。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探索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挂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联动调整机制。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接轨,不断提高城乡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对生活困难人员的医疗救助水平。加强救助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救助信息平台,落实医疗救助全覆盖,实施规范的临时困难救济制度。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社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7、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安全一体化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污染治理,保护城乡环境。实施荒山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和城区增绿工程。根据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进一步提高新上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以污水治理、重点区域和流域治理为重点,制定具体措施,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口均衡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快国家生态模范县创建步伐。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统筹布局城乡污水处理、垃

3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