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文。
3学会本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三时。 第一时
一、揭示并解释题目,激发兴趣 板书诗题并解释诗题。
【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前面可以望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
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楼共三层,是当时文人游览的胜地。此楼北宋时还存在,后来被河水冲毁。题目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 二、教师范读
教师一边读,一边欣赏插图(画面:诗人正站在黄河边
的鹳雀楼上观看景色,太阳渐渐地落下山去。) 三、学生轻声读,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四、指导学习生字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书生字,带领学生读音、组词。
2.学生书空练习。说说记生字的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
楼:lóu,读边音。“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写成点。入:rù,独体字,两笔。
注意和“人”区别开。穷:qióng,三拼音,上下结构,写时不要少写宝盖头下面的撇和点。目:ù,全包围结构,要和“日”字区别开。更:gèng,读后鼻音。
独体结构。有7笔。层:éng,读平舌音,后鼻音。 五、堂练习 .组词: 人()日() 入()目()
2.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 第二时 一、复习 齐读文。 二、初读文
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通文。 2范读 三、理解诗句 学习一、二两行。 (1)指名读一、二两行。 (2)理解意思。 ①出示文插图。
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②答问。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的?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它会怎样落下去?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依)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相机板书:景(看)] 2学习三、四两行。
(1)谈话。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