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思乡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乡---月是故乡明

一、导入谈话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让我们在这悠扬的思乡曲中,吟诵课文中的《古诗词三首》,来体会古人的思乡之情。(课件播放思乡曲)

这是古代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这节课,我们要走进两位现当代作家的散文中,去体会这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板书:思乡---月是故乡明) 二、主题回顾

前面我们回忆了《古诗词三首》,那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你能告诉大家,这些课文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呢?作者是通过什么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呢?

《古诗词三首》都写出来诗人渴望团圆的心情。 《梅花魂》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桂花雨》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化

生活的回忆。

《小桥流水人家》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阅读概览

1. 老师在网上也选取了两篇文章让孩子们提前进行了阅读,它们是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和雷锋太的《怀念》。(课件出示)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地阅读,,请小组同学共同来交流一下你们阅读的感受,在交流之前,我们来回忆一下,你运用了什么阅读方法呢? 板书:勾画圈点法 批注 填表法 小组讨论法 质疑法 可见阅读的方法有很多,那我们今天就用小组讨论法来交流一下,你喜欢那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学生交流汇报:你喜欢的一篇思乡的散文,说主要内容。)

《月是故乡明》:通过讲季羡林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离乡后所见之月逊色于家乡之月,借月亮来寄托离乡后对家乡的思念.平凡──令国学大师季羡林思念的不是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也不是居住的赏月胜地朗润园,而是故乡的月亮,他思念的故乡是怎样的?

《怀念》:通过作者的回忆再现亲密、真诚、和睦的邻里亲情以此怀念儿时的故乡的邻里亲情。──作者怀念的又是怎样的邻里亲情呢?

四、精彩句子赏析 《月是故乡明》

问题:为什么作者要写世界各地美轮美奂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

(1)“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我都异常喜欢。”体会世界各地月亮的美。

(2)“此地既然有山,??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体会朗润园的月亮的美。

(3)“然而,每只这样的良辰美景,??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体会作者钟情家乡平凡的月亮,实质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家乡的月亮是平凡的,正如作者平凡的家乡一样,但是,美轮美奂的异乡却比不上平凡的家乡在作者心中的地位。运用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之情。 3.《怀念》

问题:儿时的邻里乡情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理解:

(1)“晚饭时,左邻右舍家家搬出一张小桌??真如一幅寻常淡泊又渗透着浓郁乡情的民俗画。”体会儿时邻里乡亲的和睦,真诚,亲密。

(2)“吃讲营养,??真有另一番‘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滋味。”体会现在邻里之间的亲情的疏远。

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全文的主题──怀念亲密的邻里友情。

从怀念亲密的邻里友情到美轮美奂的异乡却比不上平凡的家乡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 五、主题拓展:

今天我们不仅复习了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还重点分享了两篇思乡文章,我们进一步感悟和理解了远方的游子那浓浓的思乡之情,也再次通过理解重点语句的方法把文章内容和感情得以理解。,同学们,通过学习感悟你心中的故乡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交流。(根据交流板书关键词语) (小结):是啊,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仔细去观察故乡的美,以后无论走到哪里,故乡就在我们心里。今天让我们用一首乡愁来结束我们的这节思乡课。(音乐开始)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板书设计:

思乡---月是故乡明

《古诗词三首》 《梅花魂》 《桂花雨》 《小桥流水人家》

《月是故乡明》平凡—以月寄情 《怀念》亲密的邻里乡情

我们的故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