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
变式:用列举法表示“一次函数y?x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x2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总结提升
学习目标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 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 2:集合元素的特征
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是互异的,是无序的,即集合元素三特征.
确定性:某一个具体对象,它或者是一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或者不是该集合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称这两个集合 相等 . 3:集合的字母表示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的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集合A,记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集合A,记作:a?A. 4:常见数集的表示
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记作N;
正整数集:所有正整数的集合,记作N*或N+; 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5:列举法
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注意:不必考虑顺序,“,”隔开;a与{a}不同.
小结
①概念:集合与元素;属于与不属于;②集合中元素三特征;③常见数集及表示;④列举法.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个村子里的高个子组成一个集合 B.所有小正数组成一个集合
C.集合{1,2,3,4,5}和{5,4,3,2,1}表示同一个集合
1361D.1,0.5,,,,这六个数能组成一个集合
22442. 给出下列关系:
1① ?R;② 2?Q;③?3?N?;④?3?Q.
2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 直线y?2x?1与y轴的交点所组成的集合为( ).
A. {0,1} B. {(0,1)}
11 C. {?,0} D. {(?,0)}
224. 设A表示“中国所有省会城市”组成的集合,则: 深圳 A; 广州 A. (填∈或?) 5. “方程x2?3x?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用列举法表示为____________.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
学习目标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 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典型例题
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 15以内质数的集合;
② 方程x(x2?1)?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③ 一次函数y?x与y?2x?1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1
※ 典型例题
例1 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x2?1)?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高一
练习: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3?4x?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
小结: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如果从上下文关系来看,x?R、x?Z明确时可省略,例如 {x|x?2k?1,k?Z},{x|x?0}.
例2 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抛物线y?x2?1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④ 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设A?{x?N|1?x?6},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6?A B. 0?A C. 3?A D. 3.5?A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等式2x?5?3的解集表示为{x?4} B.所有偶数的集合表示为{x|x?2k} C.全体自然数的集合可表示为{自然数}
D. 方程x2?4?0实数根的集合表示为{(?2,2)} 3. 一次函数y?x?3与y??2x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是( ).
A. {1,?2} B. {x?1,y??2}
?y?x?3} C. {(?2,1)} D. {(x,y)|?y??2x?4.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x?Z|5?x?10}为
. 5.集合A={x|x=2n且n∈N}, B?{x|x2?6x?5?0},用∈或?填空:
4 A,4 B,5 A,5 B.
3x?2y?2?作业 (2)方程组?解集.
2x?3y?27?1. (1)设集合A?{(x,y)|x?y?6,x?N,y?N} ,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2)设A={x|x=2n,n∈N,且n<10},B={3的
倍数},求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变式:以下三个集合有什么区别.
(1){(x,y)|y?x2?1};
2 (2){y|y?x?1};
2. 若集合A?{?1,3},集合B?{x|x2?ax?b?0},(3){x|y?x2?1}.
且A?B,求实数a、b. 反思与小结:
① 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特别注意集合的代表元
素,如{(x,y)|y?x2?1}与{y|y?x2?1}不同. ② 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 例如{x|x?1},{x|x?3k,k?Z}. ③ 集合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例如:{整数}, 即代表整数集Z,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
2
学习目标 1. 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 合的子集; 例2 判断下列集合间的关系: 2. 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1)A?{x|x?3?2}与B?{x|2x?5?0}; 3. 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 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4. 了解空集的含义.
(2)设集合A={0,1},集合B?{x|x?A},则A
新知:子集、相等、真子集、空集的概念. 与B的关系如何? ① 如果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 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 的子集(subset),记作:A?B(或B?A),读作:
A包含于(is contained in)B,或B包含(contains)A.
变式:若集合A?{x|x?a},B?{x|2x?5?0},且
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时,记作A?B.
满足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②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
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 用Venn图表示两 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为: A?B(或B?A). ※ 动手试试 A B 练1. 已知集合A?{x|x2?3x?2?0},B={1,2},
C?{x|x?8,x?N},用适当符号填空:
③ 集合相等:若A?B且B?A,则A?B中的元 A B,A C,{2} C,2 C. 素是一样的,因此A?B. 练2. 已知集合A?{x|a?x?5},B?{x|x?2},④ 真子集:若集合A?B,存在元素x?B且x?A,且满足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proper subset),记 作:A B(或B A),读作:A真包含于B(或※ 学习小结 B真包含A).
1. 子集、真子集、空集、相等的概念及符号;Venn
图图示;一些结论.
⑤ 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empty
2. 两个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只有“包含”与“相等”
set),记作:?. 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两种,可类比两个实数间的大小关系,特别要注意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区别“属于”与“包含”两种关系及其表示方法.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a,b} {a,b,c},a {a,b,c};
※ 知识拓展
(2)? {x|x2?3?0},? R;
如果一个集合含有n个元素,那么它的子集有2n(3)N {0,1},Q N;
个,真子集有2n?1个. 2(4){0} {x|x?x?0}.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 典型例题
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例1 写出集合{a,b,c}的所有的子集,并指出其中 A. ?A B. ??{0} 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C. {1,2}?Z D. {0}?{0,1}
2. 设A??xx?1?,B??xx?a?,且A?B,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为( ). A. a?1 B. a?1 C. a?1 D. a?1 3. 若{1,2}?{x|x2?bx?c?0},则( ).
A. b??3,c?2 B. b?3,c??2
变式:写出集合{0,1,2}的所有真子集组成的集合. C. b??2,c?3 D. b?2,c??3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3
高一
4. 满足{a,b}?A?{a,b,c,d}的集合A有 个. 5. 设集合A?{四边形},B?{平行四边形},C?{矩形},
例1 设A?{x|?1?x?8},B?{x|x?4或x??5},求A∩B、A∪B.
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D?{正方形},
并用Venn图表示.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1)
学习目标
1. 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掌握交集与并集的区别
变式:若A={x|-5≤x≤8},B?{x|x?4或x??5},
与联系;
2. 会求两个已知集合的交集和并集,并能正确应用则A∩B= ;A∪B= .
它们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小结:有关不等式解集的运算可以借助数轴来研究.
3.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
例2 设A?{(x,y)|4x?y?6},B?{(x,y)|3x?2y?7},
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求A∩B.
新知:交集、并集.
①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
素所组成的集合,叫作A、B的交集,记作A∩B,
读“A交B”,即: A?B?{x|x?A,且x?B}.
变式: Venn图如右表示. B A (1)若A?{(x,y)|4x?y?6},B?{(x,y)|4x?y?3}, 则A?B? ; ② 类比说出并集的定义.
(xy,)|4xy?6}?(2)若A?{,B?{(x,y)|8x?2y?12},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
则A?B? .
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union set),记作:
A?B,读作:A并B,用描述法表示是:
动手试试 A?B?{x|x?A,或x?B}.
练. 设集合A?{x|?2?x?3},B?{x|1?x?2}.求
A∩B、A∪B. Venn图如右表示. B A
试试:
(1)A={3,5,6,8},B={4,5,7,8},则A∪B= ;
(2)设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则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A∩B= ; 1. 设A??x?Zx?5?,B??x?Zx?1?,那么A?B(3)A={x|x>3},B={x|x<6},则A∪B= ,
等于( ).
A∩B= . A.{1,2,3,4,5} B.{2,3,4,5} (4)分别指出A、B两个集合下列五种情况的交集
部分、并集部分. C.{2,3,4} D.?x1?x?5?
2. 已知集合M={(x, y)|x+y=2},N={(x, y)|x-y=4},
B 那么集合M∩N为( ). A(B) A B A A. x=3, y=-1 B. (3,-1)
C.{3,-1} D.{(3,-1)}
3. 设A??0,1,2,3,4,5?,B?{1,3,6,9},C?{3,7,8},则
A B B A (A?B)?C等于( ).
A. {0,1,2,6} B. {3,7,8,}
C. {1,3,7,8} D. {1,3,6,7,8}
※ 典型例题 B?{x|0?x?3},4. 设A?{x|x?a},若A?B??,
4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5. 设A?xx2?2x?3?0,B?xx2?5x?6?0,则A?B= .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2)
学习目标
1.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
给定子集的补集;
2.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新知:全集、补集.
① 全集: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通常记作U.
② 补集:已知集合U, 集合A?U,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A相对于U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记作:CUA,读作:“A
例2 设U=R,A={x|-1 求A∩B、A∪B、CUA、CUB. 变式:分别求CU(A?B)、(CUA)?(CUB). 练1. 分别用集合A、B、C表示下图的阴影部分. 在U中补集”,即CUA?{x|x?U,且x?A}. (1) ; (2) ; 补集的Venn图表示如右: 说明:全集是相对于所研究问题而言的一个相对 概念,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3) ; (4) . 试试: (1)U={2,3,4},A={4,3},B=?,则CUA= , 反思: CUB= ; 结合Venn图分析,如何得到性质: (2)设U={x|x<8,且x∈N},A={x|(x-2)(x-4)(x-5)(1)A?(CUA)? ,A?(CUA)? ; =0},则CUA= ; (2)C(CA)? . (3)设集合A?{x|3?x?8},则eRA= ; (4)设U={三角形},A={锐角三角形},则CUA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 . 1. 设全集U=R,集合A?{x|x2?1},则CUA=( ) A. 1 B. -1,1 例1 设U={x|x<13,且x∈N},A={8的正约数}, C. {1} D. {?1,1} B={12的正约数},求CUA、CUB. 2. 已知集合U={x|x?0},CUA?{x|0?x?2}, 那么集合A?( ). A. {x|x?0或x?2} B. {x|x?0或x?2} C. {x|x?2} D. {x|x?2} 3. 设全集I??0,?1,?2,?3,?4?,集合M??0,?1,?2?, N??0,?3,?4?,则?eIM??N?( ). A.{0} B.??3,?4? C.??1,?2? D.? 4. 已知U={x∈N|x≤10},A={小于11的质数},则 CUA= . 5. 定义A—B={x|x∈A,且x?B},若M={1,2,3,4,5}, N={2,4,8},则N—M= . 5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