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三)、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
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五、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策略。
2、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伦理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3、请专家再次指导,规划本课题的研究。 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请专家指导。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
1、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邀请专家予以鉴定。 六、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学习理论。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教改实验信心。 2、经验带路。学习先进地区成功的教改经验,观看优质课录像实况,组织议课、评课,吸收先进经验。
3、教研实施。以实验班为基地,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带动全校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围绕“小组合作学习”专题,实验教师每人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定期举行“评优”活动。
4、总结提高。及时做好阶段性的经验总结工作,鼓励撰写专题论文。推广本地区成熟的经验。
5、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6、积极开展案例反思,架设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7、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实验思路。 8、加强对实验资料的收集和保管及整理工作。 七、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
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教学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大大地提高学生
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已由课堂延续到课外,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经过年的努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初步构建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
经过课题组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学习、讨论与反思,这样一个“创设情境——个人探索——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回顾——拓展应用”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已初步形成,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推广,以求进一步完善充实。
(二)教师观念全面更新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实验研究,教师的观念得到全面更新。在学习观方面,认识到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的核心要由枯燥的被动灌输转变为愉快的主动发现;在知识观方面,认识到学生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隐性知识,是决定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学中要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在教学观方面,认识到要善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敢疑、善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标新立异,自觉参与集体学习,主动挖掘知识发生的过程;在教师观方面,认识到教师角色要由“教”者变成“导”者,努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科研观方面,认识到提高教研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为教学服务,教研能力必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提高,形成教学、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新模式。 (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一是学习的目的更明确。由考试得高分转到培养自身独立学习能力上,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自存、学会自我教育,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创新和发展。二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了新标准。明白了学会知识的过程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新知识的一种解释过程,掌握知识必须通过自己的体验,必须经过自己对知识进行分析、
研究而获得。三是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初步学会了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审视和评价,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是提高了合作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做到积极承担个人在小组共同任务中应负的责任,能够相互支持、配合、互动,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集体加工。五是提高了探究学习能力。学生初步具备了个人探究和集体探究的意识,尝试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于做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他们心中萌发。 (四)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师生间的关系是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九、需说明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都不会尽善尽美,我所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在研究中虽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但也有必须努力加强与改进的地方:
(一)教师布置任务后,学生的独立思考程度和效果参差不齐,缺乏对学生个体独立思考的具体指导和培训,同时,由于进行合作交流,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创造性的发现,有时会埋没了部分学生的创造思想。
(二)教师在合作交流前有目的指定组长组织材料进行成果的展示,使他们不善于倾听别的同学发言,特别是学习困难同学的意见,久之,使个别分组成员产生依赖性;另外由于小组间存在竞争,这种激励方式会将组内认为妨碍取胜的同学排斥在外,小组竞争失败后互相指责埋怨,影响团结协作。
(三)由于全县进行学校的撤并,教师的调动和学生的转学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