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教师用书:专题3+3+大战的新阶段+Word版含解析最全版

三 大战的新阶段

1.重点: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偷袭学习目标: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2.难点: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材整理1 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1.三国结成政治同盟 (1)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扩张行为使它们在国际上陷入孤立。

②他们试图打着“反共”旗号,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2)结盟: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形成,说明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

2.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1)原因:法国败降后,德、意、日三国进入了全面合作的新阶段。 (2)结盟: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德国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由政治同盟扩展成为军事同盟。

3.三国结盟的影响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一步步扩展,相继爆发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教材整理2 苏德战争爆发 1.战争爆发

(1)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军展开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军事行动,

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

(2)影响: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初期战况

德军长驱直入,苏军节节失利,遭受严重损失。 3.莫斯科保卫战

(1)爆发:1941年10月初,德军进攻莫斯科。

(2)结果: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 (3)影响:莫斯科保卫战使德军遭到沉重打击,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

[课中思考] 从军事角度看,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 (1)战争初期,苏德双方力量对比对苏军不利。德国控制了整个欧洲心脏地带,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军事资源。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致使苏军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

(3)战前,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侵犯了一些小国的利益,战争初期一些小国反而支持德国。

教材整理3 日本偷袭珍珠港 1.原因

(1)日本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并派军侵入法属印度支那,加剧了日本与美、英等国之间的矛盾。

(2)美、英对日战略物资的禁运等措施沉重打击了日本。 (3)山本五十六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方案。 2.概况

1941年12月7日,日本轰炸了停在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使其丧失战斗力达半年之久。

3.影响

(1)美国参众两院迅速通过了对日宣战议案,太平洋战争爆发。 (2)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真正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 教材整理4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原因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反法西斯各国逐渐走向联合。 2.过程

(1)罗斯福促使国会于1941年3月通过了《租借法案》,向英国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武器和物资,对大西洋西部航线进行全面护航。

(2)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表示要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美国宣布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

(3)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对促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4)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终于形成。

3.意义

(1)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 (2)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了共同的侵略利益,结成军事同盟,导致战争进一步扩大。 2.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一步扩大。 3.1942年元旦,26国签署了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赢得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探究点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