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作者:韦芳宁 林秋莲 黄舒城 杨瑞刚 覃昕 谢华 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9年第05期

摘 ; 要 ; 循环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举措。基于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广西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发展方式仍较粗放、技术和人才支撑不足、配套政策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循环型工业发展、推进服务业绿色转型、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建立绿色发展社会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 ; 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协同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F205;F313 ; 文献标志码:C ;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3.013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1],也是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2]。广西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明确提出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广西“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走出具有广西特点的绿色转型、绿色崛起之路[3]。当前,广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实现绿色发展面临空前压力与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约束继续加强,推进循环经济就是解决之道。为推进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基于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广西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促进区域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1 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1 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广西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十二五”以来,相继创建了2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个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以及多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等示范基地。

1.2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形成了一批集回收、拆解、加工利用为一体的资源综合利用集聚区,如梧州市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柳州市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贺州市大理石废弃物的综合循环利用等。 1.3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取得突破进展,锌冶炼渣综合回收、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及预焙铝电解槽“三度寻优”等一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4 节能减排降耗效果显著

“十二五”以来,单位GDP能耗0.63吨标煤/万元,累计下降18.1%,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能源消费总量9 761万吨标准煤,控制在国家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4]。 2 广西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方式仍较粗放

广西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特征明显,资源型产业比重高达70%,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4]。产业集聚化发展程度仍不高,产业链不成熟,产业发展重点不突出,各市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支撑不足,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不高。 2.2 技术和人才支撑不足

循环经济领域人才严重缺乏,每万人从业人口中拥有科技人员32人,人才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5]。循环经济基础研究、政策分析、信息化建设、循环发展机制等方面还很薄弱,具有行业代表性的研发应用仍较滞后。 2.3 配套政策体系尚不健全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法规缺乏,组织机构和工作协调机制不完善;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的产业、投资、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有待完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

3 推进广西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1)围绕甘蔗、桑蚕、果蔬、木薯、食用菌、畜牧业、林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培育、总结、凝练一批农业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2)积极发展农作物轮作、间种与套种等立体种植,农林作物与畜禽共作共养等立体种养模式,促进农业土地集约化利用;进一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养殖用水循环利用率及饲料利用率;推行减量化生产,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少化肥用量;规范饲料添加剂使用,逐步减少饲料抗生素使用,提高饲料利用率;促進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减量化。3)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推动规模化养殖业循环发展,因地制宜规划发展农村沼气工程,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农林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构建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于一体,联动发展的现代复合型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2 推进循环型工业发展

1)全面推行工业循环发展,充分发挥不同产业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处理(消纳)及再资源化功能,强化行业间横向耦合、循环链接、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不合理过快增长。2)从区域、园区、产业集群3个层面,建设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园区,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3)深入推进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争创一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培育一批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3.3 推进服务业绿色转型

1)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资源节约,建立低碳、循环、高效的绿色物流体系。2)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绿色发展,推进餐饮住宿行业绿色化,构建循环型旅游服务体系,开发绿色旅游产品。3)拓宽服务业绿色发展空间,强化商业模式、技术手段和服务理念创新,培育一批服务业新行业,加快传统服务业适应生产消费形势的变化,释放出新的活力。 3.4 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1)不断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循环经济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减量化、再利用与再制造、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共生与链接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研发制造。2)全面创新服务机制和发展模式,积极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第三方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3.5 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1)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规范再生资源拆解、利用行为,避免二次污染,确保生产环节清洁安全和再生利用产品质量安全。2)加快推动再制造产业化进程,以电机、工程机械、机车车辆及其零部件、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着力培育再制造示范企业,促进再制造企业集聚发展,推动再制造服务体系建设。3)加快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监管,提升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3.6 建立绿色发展社会体系

1)发展绿色建筑,加强新区绿色规划,支持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海绵城市”及雨水收集利用建设工作,引导农村绿色住宅建设。2)构建绿色交通,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行效率和促进资源的减量化;加速淘汰高耗能老旧车船,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船;优化港口装卸工艺;加强机动车污染控制管理,确保机动车排放符合标准。3)推行绿色消费,倡导“无纸化办公”,抵制过度包装,进一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促进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