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课程教学纲要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学时与学分

课程代码:1302;开课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课程总学时:72;其中,讲授52学时,研讨与实践20学时;学分:4

(二) 课程性质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是研究在中学教育系统内数学教学的目的与方法、数学教学的规律、方式、方法和手段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数学和教学论的基础之上,并结合逻辑学、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行为科学和思维科学运用于数学教学过程而形成的一门多学科“交叉”性的综合学科。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相当的数学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初步的教学技能艺术和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教育实习和毕业后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因此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师范性的重要体现。

(三)教学目的

1.理解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方法,熟悉中学数学教学的日常

工作与全过程。

2.明确中学数学教学目的,了解《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具有分析和处理教材的初步能力,能顺利地进入和完成教育实习工作。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教学环境,胜任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完成中学数学教学的教育要求。

3.理解数学学习的心里过程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逻辑方法、思维方法和数学四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体运用。

4.能进行基本的数学教育科学研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教学理论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四)

(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及高等数学知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要求

1.要结合目前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来讲授这门课程。 2.学生必须具备高等数学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

(二)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分配表 章 次 内 容 学时 6 6 10 14 12 4 52 第一章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中学数学中的逻辑基础和数学学习的心里过程 第四章 数学概念、命题、解题教学与教学能力的培养 第五章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 第六章 数学教育实训设计与数学教育研究简介 合计 (二)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教材教法课程

(一)教材教法课程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 1.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2.本课程研究的性质; 3.本课程的任务;

(二)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准则 1.价值性准则; 2.社会性准则; 3.可行性准则;

(三)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内容

1.建国以来我国中学教学目的的发展; 2.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内容与分析; 3.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

4.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 5.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 (三)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1.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 3.现行高中课程内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

(四)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原则 第二章 中学数学教学的准则 (一)中学数学教学原则若干观点概述

1.一般教学原则概述; 2.若干教学原则体系简介;

3.数学学科教学原则与一般教学科学原则及两者之结合;

(二)确立数学教学原则的依据

1.确立数学教学原则的科学准则; 2.确立数学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 (三)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1.几大教学原则的含义、理解和分析; 2.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的应用; 3.贯彻教学原则的途径和手段;

第三章 中学数学的逻辑基础和数学学习的心里过程 (一)数学概念

1.数学概念的定义; 2.内涵和外延及反比关系; 3.概念间的关系; 4.概念的定义及关系; 5.概念的分类;

6.用集合论观点对概念进行判断; (二)判断与数学命题

1.判断的定义与种类; 2.数学命题的意义; 3.命题基本运算;

4.数学命题的几种形式及其关系; (三)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1.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内容与作用 (四)数学推理与数学证明

1.数学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2.数学证明的含义及常用方法简介; (五)数学概念、命题、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分析

1.几种学习理论流派简介; 2.学生学习概念的心理分析; 3.学生学习命题证明的心理分析; 4.数学学习的记忆与过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