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G901-1的名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排布规则
一、腰筋的布置。腰筋只有在梁的腹板高度≥450时才需要设置。腹板高度究竟如何确定,以前一直认为是从板底标高(或板顶标高)算到梁底标高的高差(或梁顶标高),其实不是,而是从板底标高与梁底纵向钢筋中心线标高之间的高差来确定是否大于等于450的。
二、剪力墙转角暗柱处墙外侧水平钢筋如何布置。以前03G101中规定,墙的外侧水平钢筋必须连续通过转角暗柱,过了暗柱以后才能进行搭接。对此,06G901-1进行了补充,就是说墙的外侧水平钢筋也可以锚入暗柱中,就是说外侧水平钢筋应该伸至暗柱最外侧的钢筋内侧做90度弯,90度弯锚长度不得小于0。8倍的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三、对剪力墙拉筋的起始位置及布置的平面形状做了规定。拉筋应该从每一楼层楼面向上的剪力墙第二道水平钢筋开始布置,墙身宽度范围则从墙的第一根竖向钢筋开始布置,高度方向布置到顶部板底的第一排水平分布筋为止。拉筋布置,在设计未做明确说明时宜做梅花形布置。
四、对框架结构的节点位置箍筋的起始位置做了明确。节点最下一到箍,应该布置在距离梁底不超过50的地方,最上一道箍应该布置在距离梁顶不超过100的地方。
五、框架结构顶层边柱,当柱钢筋锚入梁内1。5LAE时,梁的上部钢筋应该伸到柱纵筋内侧下弯到梁底。 六、对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之间明确了要布置分界箍筋的做法,避免了施工验收和结算时的扯皮。
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重视,比如LL和AL相交处,主筋和箍筋各该如何布置等等,在06G901-1上都做了详细的明确,一方面纠正了我们错误的认识,一方面对于工程的各方参与人员而言统一了大家的意见,便于工程结算。
总结06G901-1(钢筋砼结构钢筋排布规则)一
1、钢筋保护层厚度问题。一直被施工人员所忽略的就是一些分布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
06G901-9的1-1页再一次进行了强调。
板和墙分布钢筋保护层厚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该小于规范规定的板、墙主筋保护层的厚度-10,且不应该小于10。对于梁、柱内构件的箍筋及架立钢筋或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任何情况下不应该小于15。
2、明确了砼构件保护层厚度大于40时的防止砼开裂措施(P1-1页),就是在大于40厚的砼保护层中加∮6或∮4@150的钢筋网片。
3、梁上部和下部钢筋的间距问题。梁上部钢筋净间距不得小于30,且不得小于上部最大钢筋直径的1。5倍。梁下部钢筋的净间距不得小于25和最大钢筋直径。 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得小于50,但中心距不得大于300。 墙中水平和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300。
4、规定了任何情况下钢筋受拉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当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时,搭接长度按较小直径钢筋计算)。
5、箍筋弯钩弯弧内直径作了明确的规定,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同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6、拉筋的布置要求,不论是墙或是梁,拉筋都应该钩住封闭箍筋,柱中的单肢箍也应该拉住封闭箍筋。
7、在梁的箍筋加密区,拉筋不需要加密。当梁的腰筋有多层时,拉筋应该呈梅花型布置。
(P2-2页上图)
8、梁多肢箍筋的排布形式。梁多肢箍的排布应该均匀对称布置的原则,同时箍筋应该采取大箍套小箍的制作方式,对于奇数箍,则设置单肢箍,单肢箍应该同时拉住主筋和封闭箍筋。同时和规定,在同一跨内,复合箍筋的组合方式应该一致,当同一组内箍筋各肢位置不能满足对称布置时,应该沿梁长度方向交错对称布置。
9、对梁箍弯钩的位置做了具体明确(以前的规范或标准图籍中从未有过,只是在一些施工手册中有要求)。当梁的顶部有板时,箍弯钩布置在梁顶,当梁的底部有板时,箍弯钩位置布置在梁底,当梁顶和梁底都无板时,弯钩应布置在梁顶,相邻两组箍的弯钩位置应沿梁纵向对称排布。
总结06G901-1(钢筋砼结构钢筋排布规则)二
1、上柱和下柱钢筋直径不同时,上柱钢筋应插入下柱1.5LAE(由节点顶部起算),而下柱钢筋应进入锚固区1.2LAE,同时还应满足下柱钢筋应穿过节点区(或进入上柱内)不小于12D。(图籍综合规定:框降柱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节点,不应在中间层节点内截断,钢筋接头应设置在节点区以外)
2、框架结构的节点区:即框架结构梁柱相交的范围内。
3、柱封闭箍筋弯钩位置应沿柱竖向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布置。
4、对框降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肢距做了规定:一级抗震时不宜大于200,二、三级抗震时250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直。
5、节点处梁纵向钢筋的弯锚段与柱纵向钢筋的间距应不小于25。
6、对梁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水平锚固长度做了强调,应最少满足0.4LAE,并应伸到能达到最长的位置处。(告诉我们,并非只要直锚0.4LAE就可以了,应在满足钢筋间距的要求下尽可能伸到柱纵筋内侧。
7、梁侧面的腰筋等纵向构造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达到15D即可。
8、框皆结构在任何情况下梁纵向受力钢筋在柱内的直锚均应该穿过柱的中心线不小于5D。(101-1对中柱如此规定,其实在边柱一样,就是说在边柱内的直锚能满足锚固要求时,同时还必须穿过柱中线5D以上)
9、框架顶层节点处,当采用柱外侧纵筋锚入梁内时,锚入的长度应不小于1.5LAE,同时还应满足:越过柱内侧不小于500(以前的101-1只是规定不小于1.5LAE,但未规定要满足穿过柱内侧500)
10、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框架梁截面尺寸相同时,一方向上梁的上部和下部钢筋应统一放在另一方向梁的钢筋的上面或下面。同时节点区,梁的纵向钢筋应放在节点区最下一皮箍筋的上面。
11、中间层和顶层节点区最上一组箍筋的位置的差别:中间层节点区最上一组箍筋应布置在梁纵向钢筋的上方,但在顶层节点区,最上一组箍筋应布置在梁上方纵筋的下面。 12、顶层中间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直锚时,直锚长度不小于1.6LAE,且应穿过柱中线不小于5D。
13、主次梁相交时,次梁下部钢筋应置于主梁下部钢筋之上。,同截面时,次梁上部钢筋同样置于主梁上部钢筋之上。当主梁两侧次梁顶标高不同时,梁顶标高较低的次梁的上部钢筋直锚长度不小于1.6LAE,较高次梁上部钢筋在主梁内的锚固与框架结构相同。 14、井字梁交叉节点处,一方向井字梁的上下部纵筋均布置在另一方向井字梁的上下部纵筋的上部。
总结06G901-1(钢筋砼结构钢筋排布规则)三
1、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应连续通过楼板、暗梁或边框梁的高度范围。
2、短肢剪力墙当截面的宽高比小于4时,竖向钢筋的搭接及锚固要求与框架柱相同。 3、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封闭箍的弯钩位置应沿各转角交错布置,转角墙或边缘暗柱外角处可不设弯钩。
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约束边缘构件外边(最外侧的纵向钢筋内侧)弯钩15D。 5、端柱的竖向钢筋连接及锚固要求与框架柱相同。
6、剪力墙外侧水平钢筋在边缘约束构件内的连接,对101-1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在约束边缘构件内的搭接,搭接长度为水平钢筋弯折后的水平段长度不小于0.8LAE。
7、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起始位置做了明确:楼层第一道水平分布钢筋应从底部板顶50的位置开始,最上一道水平分布筋应布置在楼层板顶底不超过100的范围内。
8、剪力墙拉筋布置的起始位置做了规定:应从楼层水平分布钢筋的第二排,墙身竖向钢筋的第一排开始布置,但当墙的顶部有宽度比墙宽的边框梁时,墙的最上一道水平分布钢筋应布置在梁底不超过100的范围内,同时设置拉筋。 9、剪力墙竖向钢筋到顶应锚入板内,墁固长度不小于LAE,同时保证弯钩长度不小于12D。 10、剪力墙连梁拉筋的设置与框架梁相同。
11、连梁和暗梁的钢筋排布;无论楼层还是顶层,连量和暗梁纵向钢筋的重叠区域不得小于按较小直径钢筋计算的钢筋的搭接长度。
12、暗梁第一道箍应布置在距离连梁箍100的地方,顶层则布置在与连梁第一道箍相连处。 13、BKL与LL钢筋排布:BKL的底部纵向钢筋应连续通过LL,在墙身竖向范围内的上部纵向钢筋可以与LL钢筋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L1E,且不小于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