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防治竞赛试卷2

2015年寄防竞赛摸拟试题2

一、 判断题

1. 防止钉螺扩散不是目前血吸虫病防治中的重点和难点。( )

2. 人接触疫水的次数愈多,接触时间愈久,暴露的面积愈大,则感染血吸虫的机会愈多,感染的程度愈重。( )

3. 血吸虫病和钉螺的地理分布均有严格的地方性,两者分布基本一致。( ) 4. 血吸虫病传播途径的3个重要环节分别为: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水中存在钉螺和人畜接触疫水。( )

5.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类型包括:湖沼型、平原水网型和山区丘陵型。( ) 6.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致病阶段为成虫阶段。( )

7. 日本血吸虫的发育阶段分别是: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 )

8. 我国2006年颁布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中规定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人与家畜同步防治。( ) 9. 流行病学三间分布包括:时间、地点和人群。( ) 10. 日本血吸虫属于雌雄同体吸虫。( ) 11. 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 )

12. 在我国只有中华按蚊一种蚊子传播疟疾。( ) 13. 疟原虫的裂殖子通过蚊子传播给人。( ) 14. 疟原虫只寄生人体的红细胞。( )

15. 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然后再寄生于红细胞内。( ) 16. 疟原虫只寄生在人体的肝细胞内。( ) 17. 疟原虫还寄生在人体的肌肉内。( )

18. 疟疾的发作是由于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后释放出大量的代谢产物所起。( ) 19. 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 ) 20. 间日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 )

21. 包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是健康教育、病人治疗、对犬进行药物驱虫.加强牲畜屠宰管理等。( )

22. 《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指出,到2015年底,居民和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 23. 《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指出,到2015年底,10岁以下儿童包虫病感染率下降50%以上,犬棘球绦虫感染率下降60%以上。( ) 24. 信息报告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

25. 卫生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 )

26. 根据钩虫卵形态可以区别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 ) 27. 驱美洲钩虫效果最好的是国产一类新药三苯双脒。( ) 28. 蛲虫感染率一般是儿童高于成人。( )

29. 寄生虫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粪便检查。( )

30.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为钩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疟疾。( )

1

二、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我国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流行的地区是( )

A. 黄河流域及其以北 B. 黄河流域及其以南 C.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D. 长江流域及其以北

2. 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的发育过程为( )

A. 毛蚴、胞蚴、雷蚴、尾蚴 B. 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 C. 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 D. 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

3. 2006年以后,国家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重点转为( )

A. 控制传染源为主 B. 消灭钉螺为主 C. 保护易感人群为主 D. 以机代牛为主 4. 我国血吸虫病湖沼型流行区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 )

A. 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处 B. 我国的南部,如四川、云南等地 C. 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D. 我国的西部地区 5. 日本血吸虫病的首选治疗药物为( )

A. 阿本哒唑 B. 青蒿素 C. 槟榔南瓜子合剂 D. 吡喹酮 6. 日本血吸虫病临床确诊的依据为( )

A. 免疫学检查 B. 病原学检查 C. 超声波检查 D. 磁共振检查 7. 日本血吸虫病感染方式为( )

A. 生食淡水鱼虾 B. 生吃水生植物 C. 接触疫水经皮肤感染 D. 接触土壤经皮肤感染

8. 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

A. 钉螺 B. 扁卷螺 C. 福寿螺 D. 纹沼螺

9. 从免疫病理学角度来说,血吸虫病属于( ) A. 代谢性疾病 B. 免疫性疾病 C. 肠炎 D. 肝病 10. 日本血吸虫尾蚴属于( )

A. 无尾型尾蚴 B. 短尾型尾蚴 C. 单尾型尾蚴 D. 叉尾型尾蚴 12. 间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3. 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4. 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48小时 D. 72小时

15.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6. 我国平原地区传播疟疾的主要蚊种是()

A. 中华按蚊 B. 微小按蚊 C. 嗜人按蚊 D. 大劣按蚊

17. 最简单、直观地鉴别中华按蚊成蚊是看其在物体表面停留时的姿态,以下描述中属于中华按蚊典型停留姿态的是()

A. 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 B..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

C. 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 D. 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 18. 以下各个因素中,不属于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是() A. 温度 B. 雨水 C. 战争 D. 饮食习惯

19. 下列关于经输血感染疟原虫的叙述中,属于不正确的是() A .没有复发 B. 不通过红外期 C. 不会增殖 D.可以有再燃

2

20. 以下哪个症状不是疟疾的典型临床表现() A. 发冷 B. 腹痛 C. 发热 D. 出汗 21. 间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是()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21. 《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规定,到2015年底,以乡(镇)为单位,按照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的要求,犬驱虫覆盖率达到以上( ) A. 80%以上 B. 95%以上 C. 85%以上 D. 90%以上

22. 包虫病防治措施之一是积极开展下列某项工作,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病人生活质量。该项工作应该是( )

A. 基线调查 B. 病人筛查和治疗 C. 病人治疗 D. 医疗救助

23. 包虫病防治中间宿主动物措施是加强对牛、羊等家畜屠宰的管理,提倡集中屠宰,加强卫生检疫,对染病动物内脏进行的处理措施为( ) A. 废弃处理 B. 无污染处理 C. 集中处理 D. 无害化处理 24. 《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中包虫病防治目标,以县为单位,到2015年底,10岁以下儿童包虫病感染率和犬棘球绦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为( ) A. 90%、80% B. 60%、75% C. 85%、70% D. 60%、70%

25. 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一定时间内进行网络报告,该时间为( ) A. 1周内 B. 32小时 C. 24小时 D. 12小时 26. 斯氏并殖吸虫的非正常宿主是( ) A.果子狸 B. 犬 C. 猫 D. 人

27. 人体斯氏并殖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为( )

A. 痰液检查虫卵 B. 粪便检查虫卵 C. 十二指肠引流查虫卵 D. 皮下包块活体组织检查

28. 蛔虫卵的形态与其他线虫虫卵主要不同是( )

A. 椭圆形 B. 卵壳透明 C. 卵内含幼虫 D. 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的蛋白膜 29. 产卵量最大的线虫是( )

A. 蛔虫 B. 美洲钩虫 C. 广州管圆线虫 D. 鞭虫 30. 蛲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A. 头痛 B. 肛周皮肤瘙痒 C. 腹泻 D. 嗜睡

三、多选题(每题最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少选和不选均不得分)

1. 下面哪些属于日本血吸虫雌虫的形态特征( )

A. 虫体呈黑褐色 B. 虫体呈乳白色 C. 具有长椭圆形卵巢 D. 具有分叶状卵巢 E. 颗粒样的卵巢

2. 下面哪些属于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形态特征( ) A. 具有口、腹吸盘 B. 体前端为头器 C. 具有一个头腺 D. 具有2对前钻腺和3对后钻腺 E. 具有尾部分叉

3. 日本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宿主组织器官的部位是( )

A. 肝组织 B. 生殖器官组织 C. 结肠肠壁组织 D. 膀胱组织 E. 肾脏 4. 日本血吸虫不同于其他人体寄生虫的特征有( ) A. 雄虫有抱雌沟 B. 为叉尾型尾蚴,经皮肤感染宿主 C. 生活史中无雷蚴和囊蚴阶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