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课时跟踪检测七 儒林外史匡超人 含答案 精品

课时跟踪检测(七) 《儒林外史》——匡超人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憎恶(zèng) .擂鼓(léi) .

B.装殓(liàn) .泥淖(nào) .C.黏稠(nián) .孝悌(dì) .D.丝绦(tāo) .横死(hèng) .

“监”应读j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招赘 面如土色 肆业 千真万确 B.粘帖 嚎天喊地 旗竿 沉鱼落雁 C.盘桓 摽梅之候 妆奁 闭月羞花 D.侥幸 粉底皂靴 恍若 九宵云外

解析:选C A项,肆—肄;B项,帖—贴,竿—杆;D项,宵—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一轮一轮激烈的角逐中,各种技术各种打法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最后,来自人大....附中的袁继平老师夺得了男单的冠军。

B.这些天才少年作家,使得一些杂志社和出版社的生意日进斗金。甚至一些出版社在明知作者是抄袭的情况下,仍大吹大擂地将其作品推向市场。有了这样的培养环境和土壤,....试问如何不出现“姚抄抄”这样的“才女作家”?

C.冰灯是黑土地的杰作,也是哈尔滨人的骄傲。每当华灯初上时,公园里到处是珠围..翠绕、彩灯璀璨,满园生辉,宛如水晶宫一样。 ..

D.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解析:选D D项,“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指干尽坏事。A项,“眼花缭乱”,形容事物复杂纷繁,使人眼睛发生迷乱。B项,“大吹大擂”,意为大肆宣扬,过分地夸张或吹嘘。C项,“珠围翠绕”,形容厅室等豪华富贵,亦指盛装饰容。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在当下,行走也不失为一种治疗诸多“现代病”的途径。作为与行走者完全不同的人群,“宅男”“宅女”既是信息时代的产物,______________。在长时间面对屋内沉重压

诰命(gào) .差劲(chà) .拗断(ǎo) .什物(shí) .

揣知(chuǎi) .衣衾(jīn) .国子监(jiān) .冠军(guàn) .

解析:选B A项,“憎”应读zēng;C项,“悌”应读tì,“衾”应读qīn;D项,

抑的白墙和单调乏味的摆设之后,行走显然有助于排遣精神的忧郁。此时,行走不再是一项单纯的运动,而是已经转化成为一种改善人类生存形态的方法。

A.更是这一时代不健全的生活方式的折射,而行走无疑可以成为一剂良药 B.同时折射出这一时代生活方式的不健全,而行走的生活方式可以弥补其缺憾 C.也是这一时代不健全的生活方式的折射,而行走无疑可以成为一种对治之策 D.也折射了这一时代不健全的生活方式,而行走才是一种健全的生活方式

解析:选C 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空格前后的内容。空格前的内容表述的是“宅男”“宅女”的特点,空格后的内容是“行走”在治疗“现代病”方面的作用。根据空格前一句可知,空格处句子的主语应是“宅男”“宅女”,同时结合关联词“既是”分析,C项最符合题意。

二、阅读鉴赏(36分) (一)课内阅读(19分)

阅读课文从“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至“宴尔新婚,享了几个月的天福”,完成5~8题。

5.选文第一段中写匡超人知道潘三落难后的恐慌和逼迫娘子的蛮横,主要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表现了匡超人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神态描写(“面如土色”)、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躲避遭祸的潘三,表现了他的虚伪、势利;逼娘子下乡,表现了他的急功近利。

6.匡超人为什么逼自己的娘子到乡下?(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己想去老师那里避难却不敢跟娘子直说,只有蛮不讲理地把娘子逼到乡下去。 7.小说叙述匡超人停妻又娶妻一事,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含义?(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停妻再娶一事,并非匡超人一人所有,作者意在借助此事讽刺当时士林阶层攀龙附凤、嫌贫爱富的畸形心理。

8.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了古代不少读书人,今天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们仍然要考试,你认为今天的考试应该考我们些什么?应该怎么考?(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同学们可以任选一个或几个角度论述,但这不等于漫天撒网,信马由缰,论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今天的考试目的与封建科举的考试目的区别。②今天的读书人与古代读书人的区别。③新课标的理念是什么。

(二)课外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方鸿渐到了欧洲,既不抄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了几门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懒散。第四年春天,他看银行里只剩四百多镑,就计划夏天回国。方老先生也写信问他是否已得博士学位,何日东归,他回信大发议论,痛骂博士头衔的毫无实际。方老先生大不谓然,可是儿子大了,不敢再把父亲的尊严去威胁他;便回信说,自己深知头衔无用,决不勉强儿子,但周经理出钱不少,终得对他有个交代。过几天,方鸿渐又收到丈人的信,说什么:“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须以博士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后来居上,愚亦与有荣焉。”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可是现在要弄个学位,无论自己去读或雇枪手代做论文,时间经济都不够。就近汉堡大学的博士学位,算最容易混得了,但也需要六个月,干脆骗家里人说是博士罢,只怕哄父亲和丈人不过;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他想不出办法,准备回家老着脸说没得到学位。

一天,他到柏林图书馆去看一位德国朋友,瞧见地板上一大堆民国初年上海出的期刊。信手翻着一张中英文对照的广告,是美国纽约什么“克莱登法商专门学校函授班,将来毕业,给予相当于学士、硕士或博士之证书,章程函索即寄,通讯处纽约第几街几号几之几”,方鸿渐心里一动,想事隔二十多年,这学校不知是否存在,反正去封信问问,不费多少钱。那登广告的人,原是个骗子,因为中国人不来上当,改行不干了,人也早死了。他住的那间公寓房间现在租给一个爱尔兰人。这个爱尔兰人当时在信箱里拿到鸿渐来信,以为邮差寄错了,但地址明明是自己的,好奇拆开一看,莫名其妙,想了半天,快活得跳起来。忙向邻室小报记者借个打字机,打了一封回信,说先生既在欧洲大学读书,程度想必高深,无庸再经函授手续,只要寄一万字论文一篇附缴美金五百元,审查及格,立即寄上哲学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