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班幼儿的建构区活动的指导

浅谈对小班幼儿的建构区活动的指导

【摘要】建构区得自由气氛和充足的材料对幼儿的各方面发展有特殊的意义。由

于小班幼儿认知依靠行动,而想象力也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建构区的教育功能,教师需要活动中和活动前后根据小班幼儿具体的身心特点、认知发展水平等,做出各种相应有效的指导,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活动,在游戏种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区域活动;建构区;指导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区域活动是一个让幼儿获得知识的教育场所,更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多方面自我能力提高的契机。所谓区域活动,是在指定范围,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并在其中巩固以往所学知识,感知新知识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区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幼儿极大的爱好。

其中建构区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区域活动,幼儿可在该区进行自主的创造性游戏,对该区域的指导首先要考虑到建构区中游戏的特点,以及对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作用。

一、 建构区的特点及教育作用

在建构区中幼儿利用各种建筑结构材料,如积木、插塑玩具、沙土、金属部件、废旧材料等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将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意愿进行构思、构造来表现一定的事物的形态,如建楼房、架桥、铺路、拼搭动物园等。也就是说建构区中的游戏是通过幼儿的想象,创造性的反映周围的生活,通过建构和构造各种建筑物或物体来反映他们对周围生活的印象的。 (一) 建构区活动的基本特点 1. 建构区中有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幼儿不同智力发展水平会在建构区中表现出不同的游戏水平。小班幼儿一开始往往是对单一结构材料的摆弄,对材料进行各方面的认识,然后是对多个结构材料的堆放、摆列,最后才能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在建构区游戏中能较好的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水平,增强对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功能的认识水平、空间认知水平。

1

2. 建构区活动是以建构与构造为基本活动的及物活动

首先,游戏必须有物质对象。没有建筑结构材料也就没有建构区的结构游戏,多种多样的结构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其次,建构、构造是该区的基本活动,也就是造型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必须通过直接动手操作,通过自己的建构和构造活动来反映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也正是这种亲手操作的造型活动可以是幼儿的活动要求的到满足,给幼儿带来愉快。 (二)建构区活动的教育作用

建构区的而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动手动脑、创造性的、自由的再现物质的形象的过程。它既提供了发展感知动作技能的机会,有培养了手眼协调和手脑并用的能力,也是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表现。幼儿在对结构材料的直接操作中,不仅获得了关于结构材料性质、大小、颜色的知识,而且获得了一些空间方位概念和数学概念,可以说建构区的活动室发展幼儿智力和丰富知识的重要手段。 其次,建构区的游戏又是幼儿的一种艺术造型活动。幼儿再现周围事物是,在颜色,形状,各部分比例中都体现了对称、协调和美观的要求,这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最后,一个成功的作品,需要幼儿有较强的目的性,并勇于克服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善于和同伴互相配合、协作。因此,通过建构区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目的性、坚持性和与同伴祥和合作以及与他人分享的品德。 二、建构区活动的指导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提醒我们,2—4岁得幼儿要重点发展个性的自主性”,小班幼儿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因此对其进行自主教育势在必行。但还是需要教师适时适地的指导,才能让建构区的游戏活动更好的发挥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功能。所以对小班的活动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 指导幼儿制定和遵守建构区中的规则

区域活动具有自选性、自主性、小组活动、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情境和相应的活动中的特点,这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间接的方式来进行。因而,抓好区域活动规则的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我们认为:活动规则在活动中能起着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的作用,能

2

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增强幼儿的自控能力;同时,活动规则能有机地承载与体现我们的教育意图,让幼儿在玩中学。可以说没有规则,区域活动的质量也就无法的到有效的保证。 1.指导幼儿与教师共同制定规则

由于区域活动规则的主体是幼儿,所以教师与幼儿共同制定的规则才是最有效的、最容易被幼儿遵守的。 (1) 在讨论中商定

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了影响其他人正常活动的问题时,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然后制定规则。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建构区出现了争抢玩具、追逐打闹、破坏他人搭建作品等现象。于是,我把孩子们这些行为用录像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幼儿观看并进行讨论:这样玩好不好?我们应该怎么玩?小朋友讨论得非常热烈,有的说:“要按标志进区,标志没有位置放就不能再进来”;有的说:“坐下来安静的玩,不能大声讲话,这样会吵着别人”;有的说:“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可以一个人霸占或争抢积木玩具”?? 由于幼儿直接参与了规则的讨论和制定,活动中幼儿能自觉而良好地遵守规则,而且互相监督,保证了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也使我认识到避免区域陷入喧哗、破坏的场面,除了提供有序且有内容的环境设施外,更要有赖于我们教师能够有效地指导幼儿一起建立相互尊重的人际互动关系。 (2) 在试误中形成。

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教师不要急着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告诉幼儿,而是应该引导幼儿自主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在试误中建立起相应的活动规则,这让幼儿深刻的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搭建“漂亮的楼房”的活动时,在搭建的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可是到了最后,呈现的作品却很少。“怎样才能让老师看到你的作品呢?”每次搭建前我都提醒一下,经过多次活动后,幼儿的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我,“走路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就不会碰到楼房了”;“盖楼房的时候要牢固一些,就不会坏了”;“在盖楼房的之前建一条小路,让小朋友走,就不会弄坏别人的房子了” ??在多次的实践中,幼儿掌握了保护作品的方法,同时爱护劳动成果的规则也就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

3

但有些规则也要强制性遵守。如玩具的卫生、常规、安全问题、收拾整理等。这些必须在活动前明确提出,要求幼儿必须遵守。 2.指导幼儿遵守规则

规则的制定,只是为区域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一种“可依的法”;“有法可依”,关键还在“有法必行”,否则,活动规则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要做到“有法必行”,则就需要教师要做好引导、督促幼儿掌握和遵守区域活动规则的工作,

(1) 暗示法

所谓暗示法,是指将区域活动规则蕴涵的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让环境来告诉幼儿活动规则。如,关于进区人数的限定问题,我们采用戴头饰或挂标志的方法,在区域口处挂有限的头饰或者留出挂一定数量标志的地方,若无头饰或没有地方挂标志,就不可进入该区域。 (2) 图示法

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用图画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出来,并贴在适当的位置,提醒大家遵守。如:建构区放置不同材料的箱子上贴上与所放材料对应的标志,这样即加强了幼儿收拾玩具的自主能力,又起到教幼儿学习对应,分类的作用;在墙面上画上各种适当的行为图画,提醒幼儿行为规范。 (3) 提醒法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情绪作用大,爱模仿,所以当看见别人玩什么他也要玩,从而影响了自己或别人的操作活动,在这时,可以采用提醒法予幼儿适当的帮助。如当幼儿干扰了其他幼儿的活动时,老师可以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你觉得这样做好吗?”;“应该怎么做更好?”;“我们??好吗?”;“请你??好吗?”。这样不仅纠正了幼儿的行为,还体现了活动中的民主、平等性。 (二)指导幼儿开展建构区活动的模式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为建构区提供各种形状较简单的材料。应使幼儿有足够的积木可搭成物体或建筑物,并有多种多样的辅助材料(如小汽车,小树枝,纸等)以便开展游戏。教师的任务是为幼儿提供能满足需要的材料外,

4

还要根据小班幼儿直观性、趣味性突出、理解语言能力差的特点用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语言,引起幼儿的兴趣,启发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教师可设置一些简单的直观问题情景,供幼儿观察感知。如建构房屋时,教师可通过故事,给小动物盖房子来引起幼儿兴趣,并呈现构建好的房屋,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感知,发现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进而自己进行操作探索。教师还应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温暖的气氛,使幼儿感觉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也有益于提高幼儿的兴趣。 2.观察引导,鼓励探索

“在区域活动中,观察性指导尤为重要”。教师需要了解小班幼儿的具体兴趣及实际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找到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对该区的活动内容、材料等进行调整。在建构区活动中,主要引导小班幼儿观察感知建构材料,能叫出其名称,并认识材料的形状、大小、颜色。在此基础上学习铺平、延长、围合、盖顶、加宽、加高等技能,识别上下、中间、旁边等方向。

在引导小班幼儿活动时,应采取游戏的口吻,边示范边讲解,引起幼儿模范的兴趣,并逐步过渡到幼儿独立的进行简单的构造。当幼儿已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后,教师要给幼儿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自主的游戏,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幼儿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教师应给与一定的鼓励,可通过暗示的方法启发幼儿找到解决的方法。有时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暗示无效,教师就应采用直接的指导方式。

总之,要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让他们有一种成功得体验。 3.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作品是幼儿建构的结果,不仅反映了幼儿活动水平,同时通过成果评价和欣赏展示,培养幼儿珍惜成果的情感。在展示成果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因为小班幼儿对自身的评价受外界影响,教师的肯定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在展示作品时,可让幼儿介绍自己探索操作时碰到的困难、作品制作方法的演示等,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坚持性及探索精神。 三、小班幼儿建构区活动指导的注意事项 (一)要有针对性指导

小班幼儿活动目的不明确,往往在活动前不知道自己要建构什么,而是在活动结束后基于对成品的感知,才能说出建构的是什么。教师重点在于启发幼儿

5

进行建构游戏的目的性。可以通过恰当的语言提示。如根据命名进行建构活动,增强幼儿的目的性。

(二)吸引不同性别的幼儿参加建构区活动

建构区往往是男孩的天地,他们喜欢摆汽车,楼房,爱玩拼插游戏。为了使所有幼儿全面发展,应想办法吸引女孩到建构区来活动,如可以在建构区内建议和带领幼儿拼插花篮、头饰等,来吸引女孩的兴趣。 (三)通过暗示性知道让幼儿喜欢新材料

小班幼儿对新出现的材料有时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此时教师可以根据班幼儿容易受外界影响、爱模仿的特点,在幼儿的附近用新材料进行游戏,通过暗示对幼儿进行指导,促使幼儿进行模仿使用新材料。 (四)正确对待幼儿的建构成果

教师在教育幼儿要爱护别人的建构成果的同时,自己也要尊重幼儿的成果,不可因幼儿建构的不好而持否定、轻视的态度,甚至轻率毁掉,这样会挫伤幼儿对游戏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要保护幼儿的积极性,可将作品保留一段时间,给大家欣赏、并鼓励幼儿围绕它进行游戏。 (五)评价

对小班幼儿的建构活动结束后的评价,要有材料辅助。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看,思维只有具体形象地特点,失去材料的评价会使幼儿听了稀里糊涂,不知所云。因此,教师应在收拾玩具前进行评价,让幼儿边摆弄游戏材料,边回忆建构所有的玩具和过程。这样孩子才喜欢听,知道怎样做才会更好。

总之,通过教师的有效的引导,能充分的发挥建构区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促进作用。

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