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集体备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集体备课教案

(试行)

课 题:27 陶罐和铁罐 主备人: 陈寿兰 上课时间:第15周 课时划分: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1.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难点 :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陶罐和铁罐的实物。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以 摸一摸。 2.学生说说陶罐的质地、特点,进行简单比较。3.板书课题,指名学生齐读,学习生字“陶”的音、 形、义。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了解课文大意。 1.课件出示学生自读要求:(1)圈一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多读几遍,要 1 / 6

个性化设计

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一画:用“_____”和“~~~~~”分别标 记出陶罐和铁罐说的话,同桌可以分角色读一读。(3)想一想:把生字词语放到有关的句子中读一读, 想一想它的意思。 (4)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的多。2.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读后交流对上述问题 的看法。3.激励学生积极读书,展示自己的朗读。请2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9自然段和10---17自然段。 其它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 4.教师相机小结。 三、品读课文,体验情感。1.课件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理解。教师操作 课件,将这一段中的“骄傲”、“奚落”2个词语点红。 2.课件显示铁罐傲慢无礼的样子,教师点拨理解。(1)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找反义词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骄傲”、“奚落”、“懦弱”、“轻蔑”、 “恼怒”。(2)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呢?请你把铁罐的话 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3)课件展示铁罐的话,学生表演朗读。注意学着 铁罐的动作、神态读出“奚落”的语气。3.教师启发学生理解陶罐的表现:面对铁罐的奚 落,陶罐是怎样的呢? (1)课件显示陶罐笑眯眯的样子。 (2)把陶罐的话连起来读读,体会体会。(3)通过找近义词、找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谦虚”、“争辩”。 (4)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和睦相处(5)课件展示陶罐的话,同座互相配合读一读,看 能不能学着陶罐的神态、动作读出它的谦虚克制。4.课件展示对话。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1- 9自然段,读后评议。评议后,同座再练分角色朗读。 2 / 6

四、指导写字1.出示课文1-9自然段里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 车认读出课文中的词语。2.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 依据。3.引导分组观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 短的字;“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第三笔。4.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 提出的字。 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6.展示学生书写的字,互相评议。 五、实践作业 1.和同学们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2.课外读文:《骆驼和羊》,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 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组织教学1.课件展示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和1-9自然段要 求会写的字,指名学生认读。 2.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3.教师小结过渡:傲慢无理的铁罐和谦虚克制的陶罐有什么样的结局呢?我们来继续学习本文的10-17 自然段。 二、师生合作学习课文第10-17自然段。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时间 在流逝”。2.许多年过去以后,陶罐和铁罐怎么样了呢?学生 默读课文后同交流。 3.课件出示对比表格。 陶罐 被人挖掘,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铁罐 连影子也没见到 3 / 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