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综合实践实施方案改过完整

开发区沙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走进乡土文化》综合实践实施方案(一)

一、活动背景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主要是当地农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整体状况使学生不如城市孩子那样见多识广,教学设施不如城市学校先进、完善,家长素质与意识远不如城市家长,教师培训也与市区学校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农村学生所处的环境、教师群体的协作氛围、学校与村庄的融洽关系等,恰恰也是市区学校所欠缺的“资源”。动植物是农村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最丰富,最鲜活,最富有野趣,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最富有教育意义的资源。

因此,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就必须走自己的路,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乡土性的优势,避虚就实,扬长避短,让学生了解认识农村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了解农村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性校本资源,成为我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益尝试。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在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思路上必须体现一个“农”字,在“热爱农村,认识农村,改造农村”上做文章。在内容上反映一个“新”字,以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作补充。在教学内容中落实一个“用”字,

1

开发区沙河小学:韩颖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三、活动目的

1、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实践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设计、开发、行动、体验乃至创造。 三、实施内容及步骤 ㈠活动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初步认识、了解种子种类及其价值。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让学生走进农村生活,感受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农、悯农”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我们每个年级开辟了爱农实践基地。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进行劳动体验。

4、让学生体会田间农作物种植的艰辛与喜悦。真正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从而树立珍惜粮食、尊重农民劳动成果的意识,从小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2

开发区沙河小学:韩颖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㈡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

⑴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相结合; ⑵邀请家长参加活动。 2、实践形式。

⑴采集和查阅资料;⑵调查访问;⑶研究和劳动;⑷小组合作和交流;⑸规划、整理和反思。

㈢活动准备阶段 1、讨论确定研究的内容

因为“农物”这个课题的研究范围比较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主题,积极讨论发言,确定他们要研究的几个内容:走进种子世界、种子与我们的生活、让优良品种在家乡扎根、编写“悯农”诗文。

2、分年级段建立年级乡土文化研究小组:

三、四年级为中年级组:采集组、整理组、调查组、手工组、绘画组、摄影组

五、六年级为高年级组:采集组、整理组、调查组、手工组、绘画组、摄影组

㈣活动实施阶段

3

开发区沙河小学:韩颖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