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PE/VC大事件
一、发改委PE新规居首
12月8日,在PE备案制于部分省市试点近一年后,国家发改委推出了新规,将PE备案制推广至全国。发改委近日发布了《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从股权投资企业(PE)设立与资本募集及投资领域、风险控制、管理机构、信息披露、备案管理和行业自律五个方面对全国性股权投资企业提出规范要求。并且,此次新规的推出是我国首个全国性的股权投资企业管理规则。
对于此次发改委的新规,多家知名PE机构合伙人表示,加强监管和行业自律是大势所趋。
点评:政府监管机构应该保护的是公众利益,而不是针对真正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如果针对少数人用私募的形式进行投资,并且是合格的,风险披露、回报、风险纰漏等问题就不需要过多考虑。
二、美国出台借壳上市新规 创投业热情难续
11月中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出台新规,任何希望通过反向并购上市的公司必须满足更加严格的NASDAQ OMX,NYSE Euronext和NYSE AMEX的上市要求。而所谓反向收购是进入美国证券市场的
一种办法,通过该办法国外公司可以通过并购壳公司达到上市的目的。根据该新规,公司必须在柜台市场首先交易一年才可以申请上市,另外对正式上市之前的股价变化也作出了相关规定。
点评:反向收购上市曾经是国内企业赴美上市的最爱,因为其操作简单,时间周期短,变现容易,是国内创投业实现投资退出的一个捷径。有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该规定将使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经受更多考验,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公司赴美上市或将继续放缓。
三、QFLP试点推出 外资PE进入国内创投市场
在中国创投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基金火热升温的背景之下,本土LP匮乏问题亟待解决,外资参与人民币股权投资试点在今年实现,京、沪、渝、津等地相继推出QFLP相关试点政策,给予了外资PE可能的待遇与政策,外资进入之日可待,中国创投市场将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
点评:所谓QFLP,是指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通过资格审批和其外汇资金的监管程序后,将境外资本兑换为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国内的创投市场。QFLP试点对于我国创投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参照证券市场上QFII机制引入QFLP能够给中国创投基金带来大量的资金支持以及丰富的投资经验,缓解目前国内LP资源匮乏和发
展不成熟的问题,提升我国LP数量和投资水平;另一方面,缓解外资投资机构在中国发展的国民待遇、资本结汇以及海外LP管理等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将加快我国创投市场的全球化进程。
四、互联网企业依然是VC最爱
据记者了解,2011年前11个月,中国创投市场中发生的投资共分布于23个行业中。其中,互联网、清洁技术、电信及增值业务行业获得最多投资,投资案例数分别为268、115、95起,投资金额分别为32.12、7.55、5.77亿美元。
从各行业的投资表现来看,互联网行业前11个月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占总量的19.1%和27.4%。一方面,互联网行业垂直细分领域吸引资本深入挖掘,“大消费”概念的电商网站成为逐利热点;另一方面,物联网产业振兴规划陆续出台,云计算产业“方兴未艾”。
点评:从VC投资案例方面可以看出,互联网依然是VC最为青睐的投资方向,毕竟来说,VC此前对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投资赢多输少,投资熟悉的行业成为VC们的首选。
五、PE市场“人来人往” 人员稳定性遭遇挑战
2011年中国PE业人事变动频繁,在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国内国外市场持续低迷的作用下,投资机构的团队稳定性遭遇挑战。纵览2011年中国PE行业的人事变动,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机构之间投资人的自然流动,如原贝恩资本董事总经理黄晶生转投TPG、原凯鹏华盈合伙人李立伟加入青云创投、王佳芬离开纪源资本,加盟中国最大的信托公司平安信托并担任副董事长等;二是投资人独立组建新基金,比如原凯鹏华盈主管合伙人钟晓林创建江南资本、TPG中国区高管马雪征创建博裕投资等;三是PE从业者在上下游领域之间的跨界流动,如原华商基金投资总监庄涛转投中信产业基金、原国开行评审三局创业投资处处长胡斌任英飞尼迪董事总经理、红杉资本副总裁余根灵任合众集团直投业务董事总经理等;四是一些特殊情况,如鼎晖投资王功权因“私奔”而“放弃一切”。
点评:市场激烈竞争下对优秀人才的渴望、投资机构的业务调整及扩张,都加剧了行业人才流动;而在PE行业固有的封闭式基金管理模式下,高层投资人等重要决策成员的变动也将对基金管理团队和投资人带来连锁影响。看似平静如水的PE人才,其实每个人都有着更大的目标,等待的只是机会。
六、IPO退出风光不再 机构退出遇阻力
今年以来,由于中概股表现欠佳以及“VIE模式”前景影响投资
者信心,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通过被投企业境外IPO实现退出遭遇阻力,前11个月发生在美国市场的IPO退出案例只有5笔,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退出1笔。与此同时,境内市场IPO节奏放缓。前三季度IPO退出案例数量均呈现同比增长,但在进入第四季度后开始出现骤降,10月及11月仅有10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被投企业境内上市实现退出,涉及企业只有4家。从投资回报角度分析,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境内IPO退出平均账面回报倍数分别为4.89、7.16倍和4.56倍,但10月和11月平均回报倍数仅为2.78倍。可以说,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境内及境外退出均面临着极大压力。
点评:2011年中国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不仅使得创投机构的退出收益大幅缩水,而且使得前期以较高PE进行投资的创投机构苦不堪言。而据记者统计显示,今年上市的创业板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倍数在52倍,而去年则是71倍。总体来看,机构通过IPO退出已经不是主渠道,机构的暴富神话随着退出难度的增加也将逐渐褪色。
七、VIE大地震 VC/PE严阵以待
2011年6月,为争取中国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马云单方面中止旗下支付宝的协议控制关系,支付宝股权从阿里巴巴(行情,资讯,评论)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Alipay转为全内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