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听课记录

薂教育实习听课记录表(一)

袀2009年9月2日星期六第六节听课人李凯利 罿马立 芅授课班级 螂高一(5)班 袄科目 羂课题 芄信息技术(必修) 衿原任课教师(或)实习生 聿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信息及其特征 蚆听课记录 蒄点评 一、 二、 螁课堂常规,课程引入 肀一、优点 (1) (2) 腿教师举例说明大家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信息的大千世界,让葿1.课堂引入简单自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信息。 然,直奔主题。2.事例选(3) 择贴切生动。在讲解每一(4) 肇那么,何为信息? 个知识点时,教师都能够三、 将“信息”与学生联系在四、 袂教学内容 一起,所举的例子大都贴 近学生生活。如:学生感蒀(一)信息 兴趣的“夜间地球的卫星(1) 图”,《功夫熊猫》片段,(2) 艿给出信息的定义“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三国演义》的空城计等并补充说明信息的定义至今没有定论,列出比较有名的等。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从几种定义。 形象感知提升至抽象总(3) 结。3.让学生进行“生存(4) 蒈列举实例:A.奥运奖牌数的获知与信息有关。B.展示夜的选择”游戏更是锻炼了间地球的卫星照片——灯光的明亮度体现了经济的发达学生科学地获取信息的能与否。C.感觉剥夺试验——“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力,学生上台亲身示范不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D游戏“生存的选择”,仅加深印象还活跃了课堂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讨论——让学生感知信息的重要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性。4.备课认真,对教材(5) 特别熟悉,教学内容重难(6) 薃提出:“信息、能源、物质构成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资点突出。5.语言幽默生动,源。” 课堂管理能力强。 (7) (8) 薃举例:朝鲜战争,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出价200万美蒆二、建议 元信息“中国将出兵朝鲜”,这条信息的获取与否在此次 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蒅1.“信息”与“信息的 特征”之间过渡不够自然,1

(二)信息的特征 薄(1)给出信息的六大特征。 莅(2)分条讲述:A.让学生上讲台做示范,分别扮演语言出现之前的猿人、古代人、近代人和现代人来告知对方同一信息“那边有羚羊可以吃”让学生来体验信息的传递性以及从古至今信息传递发生的变化。B.交换苹果和交换信息所得到的不同结果——信息的共享新,信息是一种非独占资源。C.“5W”(WHAT、WITHWHICH、BYWHAT、TOTHOM、WHATRESULT)模型来说明信息的依附性,并给出常见的信息载体。沃尔玛“尿布与啤酒”的故事说明信息的可处理性。D.学生观看影片剪辑《功夫熊猫》中师傅通知众弟子太郎出狱的消息时各弟子不同的反应,说明了信息的价值相对性。E“老黄历看不得”等俗语说明信息的时效性。F.《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来说明信息的真伪性。 芁三、课堂作业 荿完成课本第六页“探究”。 羅四、结束: 螃启示学生用“5W”模型来验证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 艿建议可以加一些过渡语言,让学生顺畅的从“信息”的学习转至“信息的特征”。2.建议学生做完课堂练习后检查一下作业情况,如有错误进行更正。3.课堂结束时,缺少一个总结。建议在课堂结束时对本节知识进行一个简单回顾与梳理,加深学生记忆。 衿指导教师: 蕿 教育实习听课记录表(二) 袇2009年9月3日星期四第五节听课人李凯利 羄任晓鹏 蚅授课班级 蚁高一(7)班 羃科目 螈课题 袂信息技术(必修) 蚈原任课教师(或)实习生 莅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信息及其特征 膃听课记录 莀点评 袈一、课堂常规,课程引入 薁一、优点 螆(1)游戏“大家来找碴”:教师与学生共做游戏,在限定时间内莇1.这节课是下午第一节课,找出左右两幅画面上不同的地方。 教师以游戏作为课堂开篇破 除了学生的混沌状态,勾起学袅(2)分析做游戏的步骤:明确任务需求——>获取信息——>比生的兴趣。2.让学生回想初中较信息——>判断信息——>作出决策。 学过的信息的概念,引出信息 概念的不唯一性。3.让学生主2

蒃二、教学内容 (一)信息 膇(1)给出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由文字、符号、图形等表现出来的消息。举例:红绿灯的指示就是信息。 节(2)让学生回想初中是学过的“信息”的概念——信息就是消息,从而引出信息的概念没有定论。列举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钟义信、维纳等人关于信息的定义。 膂(3)信息的传播过程: 羈 薈用何载体 羀发出方接收方——>产生效果及作用 肈举例:各种各样的载体和途径。 蚄区别信息和载体:红绿灯是载体,而红绿灯所传递的内容是信息。 蒂(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蝿(1)提醒学生此处为重点,需熟记。 膈(2)烽火台层层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性。提问: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进一步阐释载体和信息本身的区别。提醒信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理解信息应该抓住“内涵”二字。 肅(3)信息的共享性:信息时可共享的,是可以无限复制的。交换苹果与交换信息的区别。 膄(4)信息的价值相对性、时效性以及真伪性均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来举出身边所发生的例子。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螂(5)课堂练习:两道选择题,师生同做,甄别答案。 芈(6)游戏“我猜,我猜猜猜”。三位学生上讲台背对幕布,根据在座同学的描述猜出幕布上显示的内容,分为运动、日用品和流行歌曲三大类。在此过程中,教会学生准确的信息表达方式。 蒆三、课堂小结:回顾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蚂四、结束。 袈动举例说明信息的一些基本特性。4.七班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教师从一上课到最终课程结束都注意唤醒学生的注意,注重与学生的互动。5.备课认真,准备充分,教学重难点突出,且对课堂练习进行了及时的处理。 袇二、建议 莄1.举例可以适当丰富一些,尤其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芀2.信息的概念下的不准确,说“信息是……表现出来的消息”,所以才引起了学生对信息与载体之间的混淆。 蒇3.游戏“我猜,我猜猜猜”运用地不够到位。个人认为,由于七班的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所以这个游戏放在课堂中间讲解信息六大特征的时候是比较好的选择。 4.信息的传播过程最佳讲解时间应该放在讲解信息的传递性和依附性之时。 指导教师: 教育实习听课记录表(三) 2009年9月3日星期四第六节听课人李凯利 3

科目 课题 信息技术(选修3) 原任课教师(或)实习生 王宁 授课班级 高二(6)班 网络技术应用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1.1认识计算机网络 听课记录 点评 一、优点 1.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上课,让学生在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同时认识计算机网络。2.引导学生从播放的那段视频中提取计算机网络的一般概念,锻炼学生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3.应用实例判断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概念的理解。4.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管理较好。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上课本来就出一种躁动不安的状态,他们的注意力在课堂之外的网络中。教师运用不断和学生进行问答互动,让学生回答问题来拉回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秩序得到了有效的调控。 二、建议 1.维护课堂秩序可以不单一采用提问答不上来而惩罚得方式。2.建议讲课方式再生动活泼一些,比较适合高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件可以做得更加活泼一些,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讲课速度有点快,适当放慢。 指导教师: 一、课堂常规,课程引入 (1)教师控制电脑桌面,显示教学PPT。 (2)举例说明网络的无处不在,如:电话网络,电视网络,手机SIM卡。 (3)提问: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有哪些网络? 二、教学内容 (一)结合下面的应用实例,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师生共同完成。提出网络具有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式控制功能。 (二)播放视频。这段视频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以及功能的,看完视频后,教师就“交换机、核心交换机、网络拓扑图以及防火墙”等概念进行图例讲解。 (三)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提问学生通过过刚才的视频和讨论恩那个否给计算机网络下一个定义? (2)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计算机网络的一般概念“在网络协议控制下,由多台计算机、若干台终端、数据传输设备以及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终端与计算机间进行通信的设备所组成的计算机复合系统”。告知学生,计算机网络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列举另外三个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的概念。 (3)判断下列情形的计算机是否是计算机网络。 (四)计算机网络的划分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简单讲解,并告知学生这些内容在日后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 五、 总结回顾 回顾计算机网络的三个基本功能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四、结束

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