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1 分式方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式方程》是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第16章第3节第1课时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分两次学习过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分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他们对于整式方程特别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基本思路(使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已经比较熟悉。分式方程在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它的解法比以前学过的方程复杂,随着问题复杂性的增加,人们需要不断提高认识问题的水平,包括提高对新事物与已熟悉的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水平的提高,是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对后面学习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说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和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为数学的后续学习起了很好的铺垫铺垫作用。
2、教学目标 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式方程的概念; 难点: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二、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提高能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拔苗助长”,不但长不起来,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欲速则不达。新大纲明确指出:“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问题发现法、启发引导法 进行教学。鼓励、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探究问题。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大胆地提出问题,并收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 学法分析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师友合作解决问题、动手实践巩固新知的方法进行。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二)展示学习目标
1
(三)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并概括出分式方程的本质特征,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认识其本质属性—分母含有未知数,同时为后续探索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步骤做铺垫。 (四)课堂反思
设计意图:一是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把握本节课的核心---分式方程的解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师友互助的价值,增强师友之间的友情和凝聚力。 (五)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检验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让基础差的同学有成就感,让有能力的同学吃得饱,有挑战,不骄傲自满,同时为下一课做准备。
教学反思:纵观整节课,教师引导、点拨、点评、总结时间仅有13分钟,师友互助时间20分钟。当堂检测7分钟。师友互助比较充分,并且整节课师友情绪激昂,互助投入、深入,互助效果比较好。基本上每个环节学友先说师傅予以肯定或补充,师傅引导学友解决困惑,教师巡视,参与师友间的互助交流,发现问题个别指导,点拨师友互助的方法。基本做到了先学后教,但在以学定教上还要下功夫,老师点拨上点到点子上还欠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