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人类心理现象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人类心理现象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论第一节 人类心理现象

【评价目标】

1.识记人类心理现象包括的主要内容,心理学产生的背景,近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基本观点。

2.理解心理学、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个体心理、群体心理、意识、无意识、行为等基本概念。

3.能够举例说明心理学对教育工作的作用。

4.比较不同心理学流派的主张,并说出各流派在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利弊。

第一节 人类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一、个体心理系统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一)心理动力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这种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的动机。正是动机的作用,才使得个体产生行为,促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并不断调节行为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方向,使个体在行为中达到预定的目标。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它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人有生理的需要,也有社会的需要;人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

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对人的需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决定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 (二)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人们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能贮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这就是记忆。人不公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提示事物的本质联系的内在规律,这就是思维,人们还能利用语言把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表明、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这就是言语活动。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喜爱、爱慕、厌恶 、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反之则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而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在活动中的目的、有计划了改选世界。这种自学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学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发动即激励个体去从事达到目的所必需的行为;制止即抑制与预定目的不相符合的行为。正

1 / 3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人类心理现象

是由于意志的调控作用,人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的情绪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的情绪和意志对认知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再者,情绪与意志也密切相关。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情绪。

(三)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变动不已,也不像心理特征那样稳固持久。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不同的心理状态体现着人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四)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与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正是这些心理特征,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将人的心理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四个方面,只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的需要。这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着的。首先,心理动力与心理过程是互相作用的。人没有无缘无故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他们的心理过程总是在某种心理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心理过程。其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第三,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的。心理状态既稳定又可变,是介于流动的心理过程与稳固的心理特征之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

人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 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任何行为问题在一定的情况下产生的,引起行为的各种因素叫刺激。刺激既可以是来自外部的物质世界或社会环境,也可以是来自内部的生理与心理因素。在人类行为中,语言刺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个体通过语言发布命令,既可支配别人的行为,也可进行自我调节,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预定的目的。 行为和心理相关。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源于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不同刺激也可能引起相同的反应。人总是以自己的主观精神世界去处理各种刺激,然后作出恰当的行为反应。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根据给予的刺激不仅可以预测人的心理活动,也可以根据表现出来的行为推测人的心理活动。在研究心理现象时,既要客观了观察和测量人的行为,还要通过心理与行为的关联性来全面、准确地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提示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心理具有意识性。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正是因为人具有意识,人才能够觉察到作用于感官的外部世界,人才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联系,并能动地去改造客观世界;人也才能够觉察到自己的主观世界,明确自己的行为动机和内心需要,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及情绪状态,知道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由于人具有意识,因而人不仅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

2 / 3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人类心理现象

认识自身、评价自身,而且能够实现对环境和自身能动的改造。

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人在清醒的时候,也有无意识的心理现象。无意识也是人的心理活动,并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四、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人是社会的实体,人作为社会的成员,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并与其他人结成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由于社会群体的客观存在,便产生了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群体与个体一样,存在着群体需要、群体价值、群体规范、群体舆论、群体目标等心理特征。一个群体由于具有某些特定的心理特征而区别于其他群体。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群体心理是在群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群体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它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3 /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