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试题及解答

2、呼吸作用是一切 生活细胞所共有的生命活动,是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所有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对植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旦呼吸作用停止,也就预示生命的结束。 测定呼吸作用,一般测定呼吸过程消耗的O2量,或放出CO2量。 小蓝子法

利用Ba(OH)2溶液吸收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实验结束后,用

草酸溶液滴定残留的Ba(OH)2,从空白和样品两者消耗草 酸溶液之差,即可计算出呼吸过程中释放CO2的量。

过程(省略)

3、当种子萌发的时候,水解酶的活性大大加强,子叶或胚乳储藏的有机物,在它们当然作用下降解为简单的化合物,供幼苗生长时的需要。淀粉酶在萌发过程中形成,可使淀粉水解成糖。利用淀粉对I-KI的蓝色反应,即可检测淀粉酶的存在。 过程(省略) 四、 论述题(要点) 1、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何区别与联系?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以CO2和H2O为原料 以O2和有机物为原料

产生有机物和O2 产生CO2和H2O 叶绿素捕获光能 有机物的化学能暂时存于ATP中或以热能消失

通过光合磷酸化把光能转变为AIP 通过氧化磷酸化把有机物的化学能转化形成ATP

H2O的氢主要转移至NADP,形成 有机物的氢主要转移至NAD,形成NADH2 NADPH2

糖合成过程主要利用ATP和NADPH2 细胞活动是利用ATP和NADH2 仅有含叶绿素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活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只在光照下发生 在光照下或黑暗里都可发生

发生于真核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 EMP.HMP发生于细胞质,TCA和生物氧化发生

于线粒体中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光合作用所需的ADP和NADP,与呼吸作用所需的ADP和NADP是相同

16

的。这两种物质在光合和呼吸只共用。

2、光合作用的碳循环与呼吸作用的HMP途径基本上是正反反应的关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有许多中间产物可以交替使用。 3、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可供呼吸利用,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也能为光合作用所同化。

2、 含羞草叶子下垂的机理,是由于复叶叶柄基部的叶枕中细胞紧张度的变化引起的。从解剖上来看,叶枕的上半部及下半部组织中细胞的构造不同,上部的细胞胞壁较厚而下部的较薄,下部组织的细胞间隙也比上部的大。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叶枕下部细胞的透性增大,水分和溶质由液泡中透出,排入细胞间隙,因此,下部组织细胞的紧张度下降,组织疲软;而上部组织此时仍然保持紧张状态,复叶叶柄即下。小叶运动的机理与此相同,只是小叶叶枕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组织中细胞的构造正好与复叶叶柄基部叶枕的相反,所以当紧张度改变时,小叶即成对地合拢。

这类运动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植物的运动是很有限的,它不能产生整体位置的移动,而只是个别器官在空间产生位置移动。当环境突然发生改变时,植物能作出快速反应,从而发生个别器官的快速运动。比如:食虫植物捕蝇草的捕捉器的快速运动,豌豆类卷须的运动,森林中绞杀植物枝条的运动,跳舞草叶片的运动等。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6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光敏色素:2、植物激素:3、植物细胞全能性:4、光周期现象:5、衰老:

二、填空(20分,每空0.5分)

1、有机物分配总的方向是由源到库,具有 、 和 3个特点。

2、植物 和 同化产物的部位或器官称为代谢源,简称“源”,主要指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萌发种子的胚乳等。

3、有机物长距离运输的部位是 ,运输方向有 和 。

4、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有IAA、 和 。

5、1955年,Skoog F等首次从高压灭菌的鲱鱼精子DNA中分离

出 ,Letham DC和Miller CO在1963年首次从 中分离出天然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即为 。 6、下列生理过程中,哪两类激素相拮抗:

17

①气孔开闭 ; ②叶片脱落 ;

③种子休眠 ; ④顶端优势 。

7、IAA和Eth的生物合成前体都为 ;GA和ABA的生物合成前体相同,都是 ,它在 条件下合成GA,在 条件下合成ABA。

8、在植物器官的再分化过程中,通常存在“两类激素控制植物器官分化的模式”,其内容为: CTK/IAA比值高时,主要诱导 的分化;比

值低时,主要诱导 的分化;比值适中时,则主要诱导 的形成。

9、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 、 和 3个方面。

10、植物幼年期向成熟期的转变是从茎的 向 转变,

所以,实生果树越是 和 的器官,阶段发育越深,阶段年龄越大,宜于嫁接繁殖。

11、种子成熟期间的物质变化,大体上与种子萌发时的变化 ,植物

营养器官的养料以 的 状态运往种子,在种子中逐步转化并积累起来。

12、胁变可以分为 和 。自由基的特征是 ,其最

大特点是 。

13、植物在水分胁迫时,通过渗透调节以适应之,最常见的两种渗透调节

物质是 和 。 三、选择(20分,每题1分)

1、根据光敏色素假说,LDP开花需要 A、Pfr/Pr 高; B、Pfr/Pr低; C、Pfr/Pr 适中; D、与Pfr/Pr 无关。

2、P-蛋白存在于 中

A、导管; B、管胞; C、筛管; D、伴胞。 3、证明筛管内有机物运输形式的方法是

A、呀虫吻刺法; B、环割法; C、嫁接法; D、伤流法。

4、植物体内有机物转移的方向是

A、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而不能相反;

B、既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也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 C、长距离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短距离运输也可逆浓度方向进行; D、转移方向无任何规律。

5、目前认为,植物的向光性主要是由于单侧光(或单方向光较强)引起向光侧和背光侧 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18

A、GA; B、IAA; C、CTK; D、生长抑制物质。 6、在下列各种酶中,仅有 不参与IAA的生物合成

A、色氨酸转移酶; B、IAA氧化酶; C、吲哚乙醛氧化酶; D、睛(水解)酶。

7、在细胞分裂中,CTK主要是调节

A、细胞核分裂; B、细胞质分裂; C、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D、壁的可塑性。

8、根、茎、芽对IAA敏感性的顺序是

A、根>芽>茎; B、根>茎>芽; C、芽>茎>根; D、茎>芽>根。

9、花生、大豆等植物的小叶昼开夜闭,含羞草叶片受到机械刺激时成对合拢,这种由外部的无定向即弥散型刺激引起的植物运动,称为 A、感性运动; B、向性运动; C、趋性运动; D、生理钟。 10、植物细胞分化的第一步是

A、细胞分裂; B、合成DNA; C、合成CTK; D、产生极性。 11、植物内源节奏有4个特点,其中之一是

A、受内源激素调控; B、只受光(暗)条件约束或重新诱发;

C、周期长度的温度系数较小; D、任何条件下振幅不变。 12、在植物的阶段发育中,可延长幼年期的是 A、IAA; B、CTK; C、Eth; D、GA。

13、称LDP为短夜植物,SDP为长夜植物,其依据来自与 的实验结果 A、春花素; B、开花素; C、光期中断; D、暗期中断。 14、在我国低纬度地区(如南方)分布的是

A、SDP; B、LDP; C、DNP; D、IDP。

15、种子深休眠的原因,除了种皮限制、种子未完成后熟和胚未完全成熟之外,还有是由于 存在。

A、生长抑制物质; B、胚乳; C、子叶; D、子房。 16、植物在秋天落叶,环境信号是

A、LD; B、SD; C、低温; D、干旱。

17、果实的香味是果实的重要品质之一, 是果树育种的目标之一。 A、芳香族酯; B、乙酸乙酯; C、柠檬醛; D、甘油醛。 18、 与离层的发育有直接的关系。

A、PI 9.5纤维素酶; B、PI 4.5纤维素酶; C、α-淀粉酶; D、β-淀粉酶。

19、超过植物抗性阈值的胁迫因子将对植物产生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首先是对 的伤害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线粒体; D、细胞膜。 20、膜脂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时,植物的 较强。

19

A、抗寒性; B、抗旱性; C、抗热性; D、抗涝性。 四、判断(10分,每题1分。对正确者打“√”,对错误者打“×”)

1、木质部中的无机营养只向基部运输,韧皮部中的有机物只向顶部运输。 2、植物地上部分可从根系得到所需的ABA、GA 和CTK等。 3、若无生长素的存在,CTK对细胞分裂则无促进作用。 4、春化作用的条件主要是低温,但也需要适当的水分、氧气和足够的营养。 5、淀粉磷酸化酶在淀粉合成中起主导作用,对于淀粉种子的成熟非常重要。因此,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应尽量多施磷肥。

6、呼吸骤变是果实成熟达到完全可食的标志,其原因是乙烯的产生。乙烯对所有果实都有催熟的作用。

7、按照Chailakhyan 的成花素假说,冬萝卜在短日照条件下不能成花,是由于缺少GA的缘故。

8、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和适当的光照是所有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9、光形态建成是一种高能反应,与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系统密切相关。 10、隐花色素的作用光谱有显著特征,即在近紫外光(350-380 nm)有一尖峰,在蓝光 部分(400-500 nm)呈“三指”状态。这是判断蓝光反应的实验性标准。 五、问答(30分)

1、植物体内哪些因素决定组织中IAA的含量﹖(5分)

2、农谚讲“旱长根,水长苗”是什么意思﹖请简述其生理原因。(5分) 3、试述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0分)

4、植物休眠有何生物学意义﹖为什么休眠器官的抗逆力较强﹖(10分)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给分点)

1、光敏色素: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各器官的色素蛋白,含量极低、浅蓝

色、易溶于水(1分);由生色团和蛋白质组成(1);生色团具红光吸收型(Pr)和远红光吸收型(Pfr)(0.5), Pr与Pfr可相互转换(0.5);仅Pfr有生理活性,参与植物的光形态建成(1)。

2、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1),并从产生之处运往作用部位

(1),对生长发育起调控作用(1)的微量(0.5)有机物(0.5)。

3、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含有该物种全套(1)的遗传信

息(DNA)(1),在脱离母体的整体控制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具有分化成株(1)的潜力(1)。

4、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对于白天(1)和黑夜(1)相对长度(1)的反应

(1),与一些植物的开花有关。

5、衰老:指一个器官(0.5)或整个植株(0.5)(植物体或其一部分)生

理功能(1)逐渐恶化(1),最终自然死亡(0.5)的过程(0.5)。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