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及作者施耐庵 2、了解小说三要素
3、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4、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提前预习了解故事的梗概,勾画出重点语句。对于较难的环境描写的分析由老师引导分析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培养学生阅读小说尤其是名著的兴趣.
二、教材及学生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第五册小说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来是高二学生才学的。但考虑到本班男生较多,对阅读感兴趣,因此选择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文章。但终究是高一学生,不论是理解能力还是概括分析能力都还比较差,因此在设置上尽量简单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课时设置: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好汉歌》,大家知道这是那部电视剧的片尾曲吗?不错,这正
是水浒传的片尾曲好汉歌,《水浒传》播出后,《好汉歌》立即传唱遍了大江南北,可以这样说,水浒传成就了好汉歌,好汉歌唱红了水浒传。 清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也曾说“天下六才子书”:《离骚》、《庄
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传》。”可见水浒传享有多高的赞誉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浒传》中的一篇选文,(板书课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下面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水浒传》及其作者施耐庵。 2、文学常识
? 《水浒》也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 对于起义英雄们“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的行为,作品进行了热情的歌颂。作者极力刻画了水浒英雄的“忠、信、义”以及无畏的优秀品德,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群群仗义勇为、威震敌胆、有血有肉的生动英雄群体。 施耐庵:
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
祖籍苏州,随父迁居兴化,落户白驹场。自幼聪明好学,36岁
登进士。后来张士诚率广大灶丁起义反元。张邀请施耐庵为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愿欣然前往,后遭张冷落,遂离张。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后隐居白驹,专心撰写《江湖豪客传》。书成后,感到书名太浅露,依据《诗经》“古公禀公,朝来走马,率西水浒,至于歧下”诗句,改名为《水浒传》。明洪武三年(1370),施耐庵与世长辞,享年74岁。
补充资料:《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
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